为进一步优化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生态,《行动方案》提出了“六链五群”的总体布局,旨在推动氢能、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链的落地与发展。其中,氢能产业作为核心支点,将在大兴区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其在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中的牵头作用,强化城市群成员间的协作联动。
据了解,中溢集团的这一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旨在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中溢集团的生产总监孟宪红透露,目前年产15万吨的生产线已经投产运行,剩余的产能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将在2026年年底全面建成并投产。
焦作万方迅速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复牌申请。经过审核,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意焦作万方的股票于2025年3月17日(星期一)开市起恢复交易。这也意味着,焦作万方将正式步入此次重大收购计划的实施阶段,市场各方也将密切关注这一交易的后续进展。
近日,铝业巨头其亚集团宣布了一项震撼业界的消息:他们将启动一个年产160万吨的有机硅项目。这个项目被誉为“全球单体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有机硅项目,并计划于4月正式开工。
南山铝业国际主要从事氧化铝的加工、生产及销售,生产基地位于印尼廖内群岛省民丹岛卡朗巴塘经济特区。依托印尼丰富的铝土矿和煤炭资源,公司构建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垂直整合能力,氧化铝年产能已达200万吨,占东南亚市场34.9%的份额,若按设计产能计算,则位列区域首位。
专注于打造高端新能源智能化重型商用车,并主要面向海外新能源卡车市场。司凯奇拥有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多种类型商用车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其核心技术涵盖了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及控制系统、智能驾驶技术以及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等。
宇通轻卡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据统计,2024年全年,宇通轻卡的销量达到了8068辆,同比增长高达263.26%,其大电量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也达到了11.4%,位列行业第三。
斯柯达已与印度的马恒达达成协议,为其供应部分电动汽车零部件,并正在与具有“本土根基”的合作伙伴进行谈判。此外,斯柯达还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签署了一份初步协议,计划在该邦投资约17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生产。
宁德时代透露了其电池研发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关于第二代钠电池的研发情况。公司表示,目前正全力开发第二代钠电池,其性能指标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相近,并有望在规模化应用后展现出成本优势。
大众汽车品牌高层透露,计划在2027年向欧洲市场推出一款售价仅为2万欧元(约21,580美元)的电动汽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众正致力于降低电池成本,以确保该车型能以亲民的价格上市。
该工厂预计将于2027年6月前建成,投资总额高达213亿日元(约合1.43亿美元)。这一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1000吨硫化锂,足以满足5万至6万辆电动汽车对固态电解质的需求。这一举措无疑将为丰田汽车在2027-2028年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次采购项目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奔戈乡和甲洼镇,海拔高达4100m至4700m,交流侧额定容量为100万kW。项目计划采用N型615/620Wp单晶硅双面电池组件,并通过串联24/26块组件,构建输出功率为3246.75kW的子阵。预计项目将在2025年年底并网。
国家统计局揭晓了2025年1月至2月的能源生产最新数据。1-2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1.3%,但日均发电量却同比增长0.4%。从不同种类的电力生产来看,风电的增速明显加快,达到了10.4%,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了3.8个百分点。而水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增速则有所放缓,其中水电增长4.5%,核电增长7.7%,太阳能发电增长27.4%,但增速分别比上年12月份放缓了1.0、3
计划在自家房屋顶安装装机容量约40千瓦的低压分布式光伏设备,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0000千瓦时。国网明溪县供电公司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多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并与张培富进行沟通协调,制定了个性化的接入方案。
据华润新能源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IPO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具体来说,华润新能源计划使用约245亿元的募集资金来推动相关项目的实施。而这些项目总投资额高达404.22亿元,显示了华润新能源在风光发电领域的雄心壮志。
2025年3月6日,中茂光伏科技投资1亿元的洛阳中建材新能源28.98MW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采用领先的碲化镉薄膜技术,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的发展。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还在节能减排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为洛阳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常铝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公布,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18亿元,同比增长1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077.08万元,同比增长368.46%。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公司在铝加工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以及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有效控制。
力拓投资英国回收公司Exurban,计划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价值3.4亿美元的工厂,从电子废物中回收铜、金、银等金属。Exurban将与力拓、詹保罗集团等投资者合作,共同推动零废物回收技术的发展,助力电子废物回收行业迈向可持续未来。
2025年3月14日,青岛市氢能产业园第二次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投产(启用)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举行。此次活动共有14个氢能重点项目签约或投产,总投资超过40亿元,涵盖氢气“制、储、运、加、用”全流程,旨在推动青岛市氢能“全产业链”提速升级。
数据显示,仅3月的前11天,阿联酋就已经向美国出口了68,560.29吨铝,这一数字已经接近2024年3月全月出口量16,124.88吨的四倍,按月计算更是接近了两年的高位。
近期,中国电建在新能源、水利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连续中标和开工多个重大项目。这些项目涵盖源网荷储、共享储能、抽水蓄能电站、光伏发电、风电项目以及水利枢纽工程等,展现了中国电建在多个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广泛布局。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公司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国家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于2025年3月14日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流程,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细则明确了改造升级和退役的定义、申报条件、流程及相关要求,强调生态优先和安全有序实施的原则。
河钢股份子公司承德钒钛新材料产业园区规划了五个功能分区,将逐步推动钒钛材料向航空、储能等应用领域延伸。园区已投产高纯钒产线,并计划建设钒电池装备制造等项目。随着高端钒钛材料的量产,河钢股份有望在航空、储能等新兴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其最新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尽管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因市场竞争加剧和部分项目进度受影响而同比下滑15.93%,达到80.34亿元,但海外市场的表现却十分亮眼。中信重工在海外市场上的拓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4年,公司海外生效订货量实现了超80%的同比增长,总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合肥启宸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启宸”)近日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由创合汇资本联合合肥市种子基金、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投资。合肥启宸成立于2024年10月,核心团队由顶尖高校的科研专家及产业人才组成。公司自主研发的“多孔碳前驱体微区调控技术”与“纳米硅均匀沉积技术”已通过中试验证,有望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中占据先发优势。一期生产线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年产能预计达千吨级。
2024年,全球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21.6GW,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GW,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GW。中国企业在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中占据重要地位,前四名均为中国企业,显示出中国在风电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位于四川内江的西南氢能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正在全速推进中,预计2027年完工。该项目将建成4条全自动分布式智能化高纯制氢机生产线、3条氢发电配套设备生产线和2条催化剂生产线,年产制氢机4000台,满足200多个工业领域的需求。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将有效带动氢能产业链发展,完善国内氢能供应链产业布局。
近日,龙源电力福建公司成功取得福建福鼎B-1区7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前期工作函,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获得开发路条。该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沙埕港东侧海域,规划装机容量700兆瓦,并配套建设70兆瓦/140兆瓦时储能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24.4亿千瓦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甘肃张掖市储氢运氢装备制造及氢能产业园项目的设计方案正在编制中。该项目涵盖储氢技术制造基地、年产20万吨绿氢生产基地、先进碳中和综合试验区和锌溴液流电池储能产业基地,投资估算达50亿元,预计年产值15亿元。项目旨在推动氢能产业链的完善,助力甘肃在氢能领域的布局。
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工商业储能安全技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深度协同。未来3年,双方计划交付2GWh储能系统,满足超10万辆电动车的充能需求。此次合作将覆盖低空经济、先进空中交通、EVOLT飞行器Vertiport场站配储、超充网络等前沿领域,为全球智慧交通新能源网络的布局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