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徐志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稀土提取与分离、锆铪萃取分离和矿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其它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长期从事页岩提钒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对钒页岩矿物晶体结构、赋存状态以及钒迁移配位转化机制研究较为深入,在该领域发表SCI学术论文24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其他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
李传伟,男,1981年出生,正高级工程师;2007年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进入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主要从事选冶在线分析仪技术、仪器及智能化装备的研究和开发。 负责国家“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多项,主持研发多种选冶在线分析仪器产品及智能化装备,所研发成果获得行业协会一等奖4项(1项排名第1)、二等奖3项(1项排名第1),已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赵洪宇,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太原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挂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入围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0年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支持计划派出项目,中国煤炭学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会员。
李鹏,博士、副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煤系物分离与高效利用,开展了褐煤结构调控与定向转化、煤系关键金属分离、煤转化固体产物分离与功能材料制备、浮选药剂开发、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2项,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课题执笔人)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Fuel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标题:王维楠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