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天“十四五”时期是新型储能材料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不断加大,尤其是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更好,优势逐渐凸显,加快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我国在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面向世界能源科技竞争,支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机不容发。新型储能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布局面临重大机遇。
为进一步聚焦“双碳”战略下我国新型储能材料领域的战略需求,为各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业搭建起交流创新技术的平台,并将为提升新能源产业科学治理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由四川轻化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中国新型储能材料大会”定于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
本次会议以“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为主题,聚集了储能行业众多专家和优秀企业高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储能精英人士,围绕我国储能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核心,深入探讨交流最新科研成果,着力体现和提高技术与装备水平,总结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先进技术以及尚处在工业化试验阶段的新技术。目的在于推动我国新能源领域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规模和地位,加强相关企业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水平以及核心竞争力。
签到、注册
晚餐
大会开幕式、大会报告
午餐及午休
主题论坛
欢迎晚宴
专题报告会场交流
午餐及午休
自由交流及代表返程
1. 本次会议面向全国征集论文和摘要,论文和摘要请发送E-mail到:xny1@china-mcc.com,截止日期为10月20日,会议论文集出版日期为10月下旬,投稿时文件保存为Word97-2003文档并请命名为“报告摘要/参会摘要+数字(议题序号)+作者名+职称+单位+电话+题目”提交;
2.如需申请报告的代表,请务必10月20日前提交中文摘要并按上述要求命名摘要文件及随附个人简介,摘要投稿截止后,将由组委会负责摘要的遴选和论文的推荐工作,确定分会场特邀报告及一般报告的人选。摘要名称与格式要求,见附件;
1、 会议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会务组织工作。会议代表注册费2500元/人,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收取1500元/人,该注册费包括会务、用餐、审稿、会议文集出版、专家演讲资料费等;
2、 食宿安排:会议统一安排用餐,推荐协议酒店入住,住宿费用自理;
3、 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平台,欢迎国内外相关单位及机构赞助本次会议,我们将以多元化的形式为赞助商提供宣传机会(详询会务组);
4、 欢迎各相关单位申请联合主办、协办、支持本次大会,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组织召集相关分会场;
5、 收款账户:汇款请备注 储能材料会议—姓名—单位名称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右安门支行
户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71 6000 5300 3870
6、 参加会议的专家和企业均可以通过“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公众号、中冶有色网(www.china-mcc.com)发布科技成果和产品信息进行免费推送。
13810230547
13811284701
13810584482
13811360847
13810479176
1381032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