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 Gleeble−1500 热模拟机进行恒应变速率高温压缩模拟实验。对WE71镁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0.1、0.5和1s-1、变形温度为400℃、450℃和500℃,最大变形量为60%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变形激活能,建立了合金的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恒应变速率条件下,合金的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212.37Kj/mol;流变应力方程计算出的峰值应力与真实值基本吻合。
本文研究了一种Ti-Al-V-Mo-Cr-Zr-Fe-Nb系超高强度钛合金的锻造、热轧、热处理状态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经锻造、热轧后,晶粒直径从1000~2000μm逐步细化到20μm左右,硬度也显著提升;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大量均匀细小的α相在β基体上析出,且以短片状的形式互相平行或垂直分布其中,使合金性能显著提高,达到RM=1509MPa,R0.2=1349MPa,A=7.84%的水平。
本文介绍了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氧气底吹熔炼—底吹煤粉熔融还原炼铅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先进性。
本文简要阐述了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工艺(SSL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该技术在有色冶炼领域的成功工业应用和技术优势,经多年来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先进、投资省、能耗低。
近年来随着国内铝土矿资源贫化,国产氧化铝中的杂质特别是锂钾含量持续增多,已对电解工业生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采用富锂氧化铝作为原料的电解槽电解质中的氟化锂大量富集,目前大部分企业氟化锂已经超过3%,最高已经达到7%以上。氟化锂含量大幅升高导致电解温度持续走低,由此产生氧化铝过饱和引起工艺操作上的困难,电解槽炉底沉淀增多、稳定性变差,技术条件保持难度增加,电解槽正常生产难以为继。
我国铝行业整体生产工艺复杂、装备技术落后、管理滞后和危险源点多等特点,致使安全事故频发。本文探索了安全隐患成因,提出预防策略,贯彻新《安全生产法》,按照“谁主办、谁担责”的要求,做到“安全管理、投入、培训、应急救援、职业病防治到位”,对搁置、重复、反弹和隐瞒隐患,按照“铁制度、硬执行,真较真、不糊弄”要求,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原则,让其不敢触“红线”、越“底线”,为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而奋斗。
细结构石墨制品的生产过程是复杂而精细的,虽然也与一般炭素制品同属一科,但在生产工序的控制要求却有很大区别。成型时行业认同的是等静压方式,焙烧时必须将产品装入金属匣钵内,焙烧曲线很长。日前国外仍有企业保留着单体式焙烧炉,有的采用电加热方式。这是焙烧工序在细结构石墨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可取代性决定的。但也有的企业家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因为焙烧时间是漫长的,由其是在环式焙烧炉中进行烧制,当发现问题时所进入本系统的的炉室基本上已经难逃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