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属会议 >

> 选矿

> 2023全国稀有金属技术交流会...

2023全国稀有金属技术交流会

2023全国稀有金属技术交流会

会议倒计时:
*
-
*
小时
:
*
分钟
:
*
会议嘉宾

会议嘉宾

大会介绍

大会介绍

各有关单位:
在我国当前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经济高质量转型的必由之路,我国稀有金属产业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了资源开发、冶炼加工和市场应用的完整工业体系,探明资源量、生产量、出口量和应用量均居世界第一。尤其作为新能源上游产业链重要原料的稀土、锂、钨、铟等便搭上了新能源赛道的“顺风车”,今年以来需求大幅提升,在供给有限的局面下使得这些稀有金属量价齐升。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钨钼、钒钛、锆铪、钽铌、铍、稀土、稀散金属、锂等稀有金属资源高效、清洁提取、材料加工制备与应用等工艺升级,加强学术研究、工艺技术实践、设备改造、环境安全等诸方面的交流,切实解决当前本领域内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由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重点实验室、高品质有色金属绿色特种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战略性有色金属绿色制造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四川大学、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3全国稀有金属技术交流会”定于2023年7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
本次会议将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及稀有金属领域相关科研院所、设计院或工程公司专家、设备及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就国家相关政策和学术研究进展、工程应用实例做专题报告。会议将对行业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总结国内外近期开发的先进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进行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指导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产业升级,对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希望各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踊跃参加。
展开+
收起+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大学
中南大学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
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联合主办:
华东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包头稀土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承办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稀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原关键金属重点实验室
高品质有色金属绿色特种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战略性有色金属绿色制造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四川大学
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展开+
收起+
会议组织

会议组织

名誉主席:
贾明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理事长/正高
何季麟  中色东方集团/郑州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平祥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院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会主席:
黄小卫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院院士

执行主席:
邱显扬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教授
赵中伟  郑州大学 学术副校长/教授
汪   凯  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  董事长

联合主席:
杨   斌  昆明理工大学 副校长/教授
齐   涛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党委书记/院长
张一敏  武汉科技大学 教授
于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张于胜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秘书长:
冯宗玉  有研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刘牡丹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副所长

委  员:(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白轶明、边   雪、曹洪杨、车小奎、陈  松、陈国华、
陈建立、陈伟凡、崔建国、樊红杰、房大维、冯   婕、
冯宗玉、葛   鹏、顾   珩、关文娟、韩满璇、贺小昆、
胡明振、黄   焜、黄美松、黄松涛、焦红忠、颉维平、
李红卫、李来超、李文娟、李兴彬、李玉玺、李重河、
梁   勇、廖春发、廖伍平、刘   营、刘风琴、刘军深、
刘天成、刘志强、鲁兴武、吕标起、马玉天、满其奎、
秦   伟、秦文忠、尚   鹤、孙朝晖、孙树臣、唐仁衡、
汤慧萍、唐课文、王   猛、王成彦、王德志、王海北、
王成行、王铧泰、王俊莲、王力军、王利军、王乾坤、
王志坚、韦悦周、魏国祯、温建康、武   彪、席   斌、
席晓丽、冼卫泉、徐盛明、徐月和、徐志刚、徐志高、
许   磊、许   娜、杨   斌、杨   磊、杨   越、杨桂林、
杨娟玉、伊新辉、衣淑立、余侃萍、郁丰善、孙玉柱、
詹   伟、张邦胜、张贵清、张一敏、张永德、张永奇、
赵龙胜、赵玉峰、赵中伟、郑国渠、郑诗礼、钟景明、
朱世会、邹   潜、邹来昌......
展开+
收起+
会议时间

会议时间

本次会议定于2023年7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具体时间待定)
展开+
收起+
分会设置

分会设置

预计专题分会场设置: 
第一分会场:稀有金属绿色选冶与提取专题会场;
第二分会场:稀土冶金与材料制备专题会场;
第三分会场:稀有金属特种材料与粉末冶金加工专题会场;
第四分会场:高纯稀有金属及靶材专题会场;
第五分会场:稀有难熔金属及硬质材料专题会场;
第六分会场:含锂资源绿色分离提取及锂材料制备;
第七分会场:钨、钼、钒、钛绿色过程与应用及专题会场;
第八分会场: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及应用专题会场;
第九分会场:固废资源化与环境保护专题会场;
展开+
收起+
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及交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我国稀有金属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稀有金属选冶技术:先进选矿技术与装备、矿物加工、生物冶金、离子交换、溶剂萃取等湿法冶金技术、稀有金属火法冶金技术、三废处理、稀贵金属回收与固废资源化;
3.稀有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备技术:钨钼、钽铌等难熔金属、硬质合金、铍及铍合金、钛合金、锆铪新材料、高温合金、高熵金属、仿真模拟、分析检测、表面处理;
4.稀土冶金与基础材料加工制备:稀土湿法冶金、伴生资源和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污染物防治、金属提纯、节能环保、化合物材料制备、稀土金属及特种合金、稀土功能材料前驱体、稀土抛光材料、稀土玻璃和陶瓷材料、稀土塑料助剂、稀土催化助剂及稀土颜料等、特殊物性稀土化合物、材料沉淀结晶技术及装备;
5.锂资源提取与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卤水绿色提锂新技术、锂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分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锂电池等含锂废弃物资源化回收新技术、锂盐晶形控制及其在锂电正极合成的研究进展、锂电池材料制备分析检测相关仪器及新方法、退役锂离子电池再利用与清洁提取技术新进展;
展开+
收起+
会议投稿

会议投稿

会议投稿及宣传方式
1.本次会议将面向全国征集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论文,入编会议文集,论文集出版不收取版面费;会议学术委员会专家审议后将择优推荐部分优秀论文至《钽铌工业进展》《钢铁钒钛》《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经其审稿通过后,正式发表,并按期刊要求收取版面费,期刊投稿要求详见http://ijmmm.ustb.edu.cn;
2.来稿截止日期在2023年5月10日,将论文发送E-mail到:zyys@china-mcc.com)出版日期在2023年5月20日(详情登录:中冶有色技术网);
3.为推动稀有金属方面的创新发展,欢迎国内外相关单位及机构支持、赞助本次会议。我们将以在会议论文集上刊登广告、会场提供小型展位等多种形式宣传支持、赞助单位,为支持、赞助单位提供扩大市场、拓展业务良机。
4.欢迎各相关单位申请联合主办、协办本次大会及组织相关分会场。
展开+
收起+
会议费用

会议费用

1.会议代表收取注册费2500元/人,学生收取注册费1500元/人。该费用包括会务、论文审稿、论文集出版、专家演讲资料费、餐费等;
2.食宿安排:会议统一安排住宿,宿费自理;
3.收款账户:汇款时请注明 广州会议—姓名—单位名称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北辛安支行
户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0200  2218  1920  0009  678
展开+
收起+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联系人:稀有金属会务组
电  话:010-88793500转801     
传  真:010-88796961
邮  箱:zyys@china-mcc.com     
网  址:www.china-mcc.com
展开+
收起+
标签:
稀有金属 选冶 材料加工 冶金 锂资源提取
分享 0
         
举报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评论 (0条)
200/200
锂资源提取与高值化利用专题技术培训班
推广

首页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