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王兆文教授是东北大学冶金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绿色低碳发展创新联合体副理事长,第10届国际熔盐化学与技术研讨会(MS10)主席,中俄双边新材料新工艺研讨会8-16届组委会委员,从事铝电解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承担10余项国家级项目和30余项企业合作课题,在铝电解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智能冶金方面取得科研成果,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10项,发明专利72项,其中12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马世光 教授级高级工工程师 中南大学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及新材料研制工作,专业方向为粉末冶金。曾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为国家光华奖获得者、国家西部大开发先进个人、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常务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苏林,工程师,现任河南华林建设有限公司和安阳嘉和机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国炭素领域知名专家,现拥有国家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在研科研项目15个,其中省级科研备案项目4项,市重大科技专项1项,均为项目负责人。
宋克兴,二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河南省中原学者,河南省科学院执行院长。
王庆伟,曾在中铝郑州研究院,长期从事氧化铝新材料研发和管理工作;现为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氧化铝和金属铝冶炼废渣综合利用,铝硅系陶瓷和耐火材料,磨料制造与研磨抛光技术,以及新能源材料等。
标题:陈延信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