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占发琦,副研究员,中共党员,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职科研人员。本硕博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光/电催化能源材料设计制备”、“贵金属绿色回收”及“纳米陶瓷粉末规模化制备”等研究。在国际材料领域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Nano Energ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孙 毅,198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有色冶金专业。现任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中文核心期刊《轻金属》杂志副主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炭素技术》杂志编委。主要从事炭素与负极材料工艺与装备的研发、工程设计、咨询与承包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8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2003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稀有、稀土等金属的提取与分离,特别是针对我国重大、特色资源金属分离过程中卡脖子的问题,研究开发新型溶剂萃取技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具有26年溶剂萃取湿法冶金研究经验。2017年作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人才引进,组建了“先进分离技术”研究小组,研究开发了“高镁盐湖溶剂萃取-水反萃提锂技术”、“中国特色碳酸型盐湖锂资源溶剂萃取三相反萃提锂技术”、“新型镍钴溶剂萃取体系”、“不锈钢酸洗废液再生清洁循环金属资源化技术”等。
张绘,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环所常务副所长,江西省稀土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高效分离、高纯金属制备、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研发。开发了半导体用钛镍钴铟银铜高纯精炼技术、高性能亚氧化钛导电材料制备技术、高盐废水回收铷铯碘技术、铈变价清洁循环回收贵金属技术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中科院STS区域重点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及地方、企业合作项目十余项。授权中国专利30余项,美国、欧洲等国专利6项。
王倩,博士,硕导,主要从事氯化铝离子液体低温电解铝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四川省院地合作等1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Green Chem, J Phys Chem Lett, ChemPhysChem, J Electrochem Soc, ChemElectroChem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6项;申报电解铝相关标准3项,参与编写英文书籍 1章。
标题:刘绍刚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