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梅其良,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堆芯设计所副总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辐射防护学科带头人,国标委委员、能源行业行标委委员,国家电投核电厂总体与安全评价科技创新带头人。长期从事辐射屏蔽、源项分析级放射性后果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应用;负责或参与了秦山核电、恰希玛核电、CAP1000、国和一号等核电机组的辐射防护设计工作;主持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研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申报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长期从事核燃料和材料研发设计工作,国家能源先进核燃料元件研发中心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理事、上海市核学会理事、上海市核学会核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评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研究成果获中国专利奖银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 主要从事物质成分检测与测量新方法、新仪器的研究工作,专注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及相关激光光谱技术,致力于激光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在特种场境下的应用基础研究。 依托首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所负责主研的多款仪器已在不同行业的多家应用单位开展应用示范,并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8篇,出版中文学术著作1部,参编英文学术著作1部,授权专利20余项。
张超,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材料辐照损伤机理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在Phys. Rev. B, Scripta Mater., New Journal of Physics, Nucl. Instrum. Meth. B和Fusion Eng. De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5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四川省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期从事复杂环境中铀的光电分离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H因子为28,主编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10余项。
标题:孔祥山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