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郭慧,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矿业工程专业。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化工系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南省面上、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
贾炎,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冶金原理与技术开发、矿山环境生物技术开发研究工作。研究主要揭示微生物-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生物冶金微生物群落演替及活性调控等,形成硫化铜矿地球化学氧化过程强化、生物堆浸过程微生物调控、生物堆浸过程多因素耦合、生物堆浸酸铁平衡等技术;研究揭示矿山环境铁硫氧化/还原微生物竞争机制,形成酸性废水源头治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
王力霞,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副教授,2013.06吉林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7-2018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材料学专业访问学者;攀枝花市第五层次高层次人才。科研方向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制备与相关应用研究、生物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技术。主持完成省级项目1项,参与省级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
肖建,共青团员,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2023级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杨绍利教授、马兰教授。专业成绩排名前十。主要研究方向为攀西钛精矿提质降杂研究,曾获2023中国钒钛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徐志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现任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稀土提取与分离、锆铪萃取分离和矿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项目课题1项、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其它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标题:彭祥玉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