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目前就职于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受聘为高级专家,博士就读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期间承担加拿大自然科学工程委员会与加拿大铝业公司重点项目,成功开发了多款耐热铝合金。此后加入苏州大学,加入张海教授团队,参与多款高性能新型铝合金的研发。后又受邀加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参与主持多项与庞巴迪飞机,普惠航空发动机等公司的前沿项目,解决了复杂形状航空用铝零部件制造困难等问题。目前主要从事原子尺度微合金化,对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调控。
王琪斌,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21届博士生。2014年在衢州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21年在太原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21年至今在哈工大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瑞润教授。从事Nb-Si合金组织调控及热变形研究。近五年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主要发表在Corrosion Science,MSEA,JAC等冶金类TOP期刊,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3项。
本钢技术中心主任,本钢汽车板研发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职“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等。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发表论文60余篇,SCI/EI收录20篇。成功打造行业特色“热冲压钢系列化产品”,得到业内广泛认可。
目前就职于苏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服役高强韧铝合金成分设计、加工、组织性能调控。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各一项,产学研合作三项,参与国自然联合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项目,发表30余篇SCI,专利10项,2022年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2008年在日本广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日本大阪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工作。
标题:闫崇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