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苏自伟,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炭素专业高级工程师,一级研究员,主持、参与开展炭素科技研发项目2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获授权专利1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李冬生,硕士研究生,有色金属冶金领域工程师,主要从事铝电解耐磨耐蚀材料技术的相关研究,主持和参与省市科技研发项目、中铝公司重大科研目等共计15项,负责的“铝电解超强耐磨打壳锤头技术”被中国有色协会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期间申请专利26项,授权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行业环境保护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先后承担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工信部、中铝公司等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为主开发的2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7篇。多年来在铝行业固危废领域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开发了铝灰资源化利用系列关键技术,开发了赤泥土壤化处置及建材化利用系列关键技术。
毛秋云,先后从湖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20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任教,承担《科技史》、《基础化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她的研究领域涵盖量子化学计算、碳材料结构、电化学系统及催化反应机理,发表SCI论文23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主要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近年来,为主参与国家项目2项、中铝集团内科技项目2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为主开发了高效低耗烟气脱硫、铝工业窑炉烟气超低排放治理、二次铝灰全量资源化利用、赤泥土壤化生态修复等先进技术,其中实现产业化应用4项,编制行业技术规范2项,4项成果获国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标题:秦英杰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