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三台县分布式光伏清洁能源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建设高效、环保的光伏发电设施,提升当地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此次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中标,意味着项目将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中标单位四川建安精宇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将承担起项目的设计、施工等全方位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营。
2月27日,厚普股份全资子公司安迪生测量有限公司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正式签署合作确认书,启动高压氢气液驱压缩机研发项目第二阶段合作。此次合作采用“国际研发+中国智造”模式,法液空提供技术方案,安迪生负责产业化推进,标志着双方在氢能高端装备领域的合作进入加速阶段。
据招标公告显示,这一光伏治沙示范项目将落地于日喀则市的桑珠孜区或白朗县。项目旨在通过建设5万千瓦的光伏新能源设施,并与防沙治沙工作深度融合,以实现能源开发和生态治理的双重目标。
《制氢加氢一体化站技术要求》(T/CAS 1026-2025)是由四川亚联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于2025年1月通过专家审查,并于2025年2月25日正式获批发布。这一标准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旨在规范和推动我国制氢加氢一体化站的建设与发展,适用于烃类水蒸汽重整制氢工艺,制氢规模不大于3吨/天的制氢加氢一体化站。
派克汉尼汾公司作为运动控制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参与了综合氢氩动力循环(iHAPC)项目,这是一个由瓦萨大学主导、瓦锡兰公司支持的合作研究计划,旨在开发一种利用氢气和氩气的高效原型发动机。该项目汇集了芬兰的研究机构、技术专家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更清洁、更节能的发动机技术发展。派克汉尼汾通过设计先进的过滤系统,确保氩气的闭环再利用,发挥了关键作用。氢氩动力循环技术不仅有望将内燃机效率提升20%,还标志着向高效能源技术迈进的重要一步。预计到2030年,可持续燃料产量将显著增加,为向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转变提供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趋势,高能耗企业纷纷寻求能源改革。在众多高碳排的传统高能耗产业中,绿氢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选择,其应用前景愈发广阔。AEM(阴离子交换膜)制氢技术,作为第三代电解水制氢技术,结合了传统ALK(碱性电解槽)的低成本和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高效率优势,近年来在我国高能耗行业中的应用潜力备受关注。
该项目的年收入预计在1.43亿至1.82亿美元之间,其中90%的收入来自磁体稀土的销售。根据不同预测价格,开采期间的现金流大约在4800万至6700万美元之间。矿山寿命长达20年,早期现金流将用于扩产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200万美元,第四年即可达到设计产能9600吨(TREO)/年。
2月25日,电建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电建肥城2×300兆瓦(一期)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迎来了重要进展——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顺利浇筑,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该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300兆瓦等级全水介质大容量高温高压非补燃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新型储能电站,自2023年11月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以来,连续两年入选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名单,并被列为重点推进的压储项目。
华能黑龙江新能源分公司安达二期风电项目近日启动了试桩工作,这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新的建设阶段。此次试桩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为后续的大规模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达二期风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达400兆瓦,预计投产后每年可提供12.6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对推动当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唐云南滇东新能源事业部的平坝风电场一期工程(平坝西片区)近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整个平坝风电场全面建成。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分别于2023年12月、2024年11月和近日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200兆瓦,共交付31套主机及塔筒设备。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工期紧张、原材料供应波动、雨季运输受阻等挑战,重工事业部以“党建引领+风电物资保供”为核心,成立“保供突击队”,通过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强化目标意识,确保供应链高效运转。团队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保供专业化水平,实现设备交付“零延误”。
印度政府允许外国汽车制造商以大幅降低的关税(15%)向印度出口汽车,但前提是这些车企需在印度投资至少5亿美元建设工厂。然而,根据政府草案文件的规定,车企在充电基础设施上的投资仅允许计入总电动汽车投资的5%。即使车企实际在充电网络上投入更多资金,也无法获得额外的税收减免。
林洋储能与华电集团在宁夏灵武合作的储能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6月,一期61.92MW/123.84MWh储能电站成功并网,成为宁夏首批电网侧共享储能项目,显著提升了区域电力供应的灵活性与可靠性,为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2025年2月26日,二期20MW/40MWh储能电站也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二期项目配置了林洋储能自主研发的液冷储能电池舱,投运后与一期项目合并,通过“一充一放”模式运行,日均可为电网提供超过163MWh的灵活调节能力,显著提升了区域光伏发电消纳效率,缓解了电网峰谷差压力。
2024年我国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的产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消费型锂电池产量为84GWh,储能型锂电池产量为260GWh,而动力型锂电池的产量则高达826GWh。在装机量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池装机量超过645GWh,同比增长48%。
河北石家庄的200MW/400MWh井陉独立储能电站和河北保定的100MW/200MWh望都独立储能电站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井陉储能电站于2月27日正式运营,成为河北省少数入市电站之一,承担电网调峰、调频等任务,提升电网灵活性和经济性。望都储能电站则于2月26日完成倒送电,预计3月上旬并网,将有力推动当地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西部矿业强调,资源开拓是公司长期以来的使命,未来将继续以铜、铅、锌、铁等基本有色和黑色金属资源为主攻方向。针对玉龙三期的手续办理进度,公司透露目前正在积极办理相关前期手续,待手续完备后即可启动建设。
2024年,大宝山矿作为广晟控股集团的重要成员,积极响应省委“1310”部署,深入贯彻集团FAITH经营理念,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深化与提升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62亿元,利润总额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和36.7%,均达到了历史新高。
广东鸿图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56.04亿元,同比增加6.99%;归母净利润为2.67亿元,同比下降13.5%。公司表示,受多重因素影响,经营业绩面临一定挑战,但仍在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实现稳定增长。
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行业协会的精准测算,全国光伏产业链上的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等核心产品的产量同比增长率均突破了10%的大关。整个光伏行业的产值继续维持在万亿元的庞大规模,彰显出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该方案明确提出了对阳江工业园、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阳春产业园区、阳江阳西产业园区以及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个园区的绿色化改造要求。其中,重点强调了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的提升目标:到2025年,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需达到50%;而到了2030年,则要实现全覆盖。
在签约仪式上,莱州市副市长邱召明、华清钙钛矿公司总经理赵东明与华能山东公司副总经理李卫东共同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华清钙钛矿公司作为华能钙钛矿技术的重要产业化载体,此次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华能钙钛矿技术向产业化、商业化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此次合作不仅实现了国际领先光伏技术与地方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
BP承诺,至2027年,每年将向油气业务投资100亿美元,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则将大幅削减至15亿至20亿美元,远低于原先规划的50亿美元。BP首席执行官Murray Auchincloss强调,公司将致力于提升长期股东价值,通过优化资本配置,专注于回报率最高的业务领域,
在2月25日举办的美国太阳能技术展览会(Intersolar North America)上,中润光能携其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关注。作为北美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太阳能光伏展会之一,Intersolar NA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500家参展商和9500名参会者。中润光能展示了其精益制造的4款电池片和2款LuminaⅡ系列组件,其中SHA-66HD-N和SSA-48HSB-N两款产品凭借其高输出功率、出色的抗冰雹能力和美观的外观设计,精准贴合了美国光伏市场的需求。
天合光能在2025年第一季度再次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一级光伏组件制造商名单,凭借其卓越的可融资能力、顶尖技术实力以及备受信赖的210+N组件产品,巩固了其在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导地位和品牌影响力。BNEF的榜单是行业内极具权威性的评级,入选条件极为严苛,天合光能的入选再次证明了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可靠的品牌形象。公司不仅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如发布i-TOPCon Ultra技术并应用于至尊N型全场景组件,还通过210产品技术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天津电力公司在河南南阳桐柏县的2.5MW分布式光伏项目于2月26日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利用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的场地,采用“集中发电、就近消纳、余电不上网”的模式接入6kV公用电网,年发电量约270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36吨,减排二氧化碳2255吨。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场地和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还为天津电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天津电力公司将持续贯彻集团公司战略,坚持“京内京外并重”的发展原则,整合区域优势,构建多元化合作格局,助力北京公司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于2月25日发布通知,印发了《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该规划强调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按照“宜建尽建”的原则,推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业、园区等多场景的分布式光伏开发。到2025年底,新建公共机构和公共设施屋顶光伏项目覆盖率需达到100%,安装面积不少于屋顶可安装面积的40%;既有建筑和设施的光伏项目覆盖率也需达到100%,安装面积不少于可安装光伏面积的20%。到2030年底,既有物业光伏项目覆盖率不低于50%,新规划建设的园区需同步配套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
安徽阜阳海钠科技的全球首条GWh级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行。公司投入5亿元,建成年产1GWh的规模化生产线及测试中心,实现钠离子电池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体系。阜阳海钠在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助力全球首款钠电池电动汽车下线,并完成百兆瓦时级储能系统交付。其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多项国家级奖项。未来,公司将围绕“材料—电池—系统”全链条,持续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东台四期海上风电项目成功登记为国家能源集团首个新CCER项目,标志着该项目在国家碳市场中的重要地位。CCER作为一种衡量和记录温室气体减排量的碳市场工具,于2024年1月重新启动,形成了强制与自愿碳市场双轮驱动的全国碳市场架构。东台四期项目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重组后的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自2019年并网运行以来,累计发电量达57.92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475.53万吨,获得多项荣誉。CCER项目登记成功后,预计年均减排量可达37.5万吨,计入期内总减排量375.5万吨,创造额外经济收益超3亿元。
江苏美淼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陕西省咸阳市城市水处理厂建设的光储一体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正紧张施工,预计2025年5月1日正式并网运行。该项目规划总规模为光伏1.15MW和钒电池储能系统0.5MW/2MWh,是国内首个应用于水处理行业的“光伏+钒电池储能”项目。通过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结合,项目有效解决了传统能源供应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126.17万kWh,显著降低水处理厂的用电成本,同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该项目不仅推动了水处理行业的绿色转型,还为储能技术在高能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示范,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新西兰Tiwai铝冶炼厂宣布推迟扩大电解铝生产线计划至8月31日,以确保冬季电力供应。此举旨在支持能源公司Meridian Energy获取50MW电力,同时不影响冶炼厂员工和长期扩产计划。
2024年,全球锂价因供应过剩和需求下降下跌约80%,导致科特迪瓦锂市场发展放缓。尽管当前市场低迷,但能源转型和电动汽车需求增长预计将推动未来锂材需求回升,科特迪瓦锂矿开发或重新获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