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先生作了主旨报告,并发布了《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这份白皮书是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金牌研究成果,已经创刊15年了,内容专业,受到业内广泛关注,还被高频引用,见证了我国储能产业从起步到规模化发展的全过程。
此次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对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占比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81.1%。这表明新型储能发展迅速,正在改变全球储能市场的格局。
中国储能市场在2024年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37.9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37.1%,同比增长59.9%。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占全球市场47%。锂离子电池仍占据主导,但多个百兆瓦级长时储能项目的投运,使得锂电池累计装机占比有所下降。这说明中国在储能技术应用上越来越多样化。
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82.7GW,同比增长59.0%。中、美、欧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市场发展,三者新增装机规模合计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90%。中国连续三年保持新增装机第一,规模首次突破百吉瓦时,达到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占据全球市场六成份额。美国新增装机首次突破10GW,达到11.8GW/31.2GWh,重回全球新增装机规模第二位置。欧洲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为11.1GW/21.1GWh,同比增长10.7%,但装机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
根据CNESA的预测,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保守场景下,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236.1GW,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2%。理想场景下,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291.2GW,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4.5%。进入“十五五”,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将逐步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未来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