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Kamoa-Kakula铜矿项目近期因自然灾害影响面临运营调整。该矿业主艾芬豪矿业宣布,由于5月地震导致的矿区洪水问题,2025年铜生产成本预期上调至每磅1.90-2.20美元,较此前预估增长12%。
此次洪灾主要影响矿区东部作业面,迫使企业启动应急排水计划。目前已有两台大型潜水泵投入运行,另有相同规格设备计划在下月部署。整个排水工程耗资7000万美元,预计在年底前完成。受此影响,矿区西部作业面虽已恢复生产,但整体产能仍未达到灾前水平。
从生产数据来看,该项目第二季度铜产量维持在11.2万吨,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全年产量指引已调整为37万-42万吨,较最初目标下降约28%。这一调整主要基于当前开
采矿石品位变化,现阶段矿区主要依赖库存中铜含量约3%的
低品位矿石维持生产。
值得关注的是,矿区高品位矿石资源仍然丰富。企业方面透露,预计到2026年年中,东部矿区铜含量达5%的高品位矿层将重新具备开采条件。这将为后续产能恢复提供关键支撑。根据规划,企业目标是在2027年使矿区产能完全恢复到灾前设计水平。
Kamoa-Kakula作为非洲大陆最大铜矿项目,其运营状况对全球铜市具有重要影响。该项目在去年创下43.7万吨的年度产量纪录,过去三年半已累计产生约47亿美元运营现金流。现阶段虽然遭遇暂时性困难,但项目整体资源禀赋仍具明显优势。
从技术层面看,此次应对洪灾采取的多级排水方案展现出较强的工程应对能力。6月初启动的初步排水作业通过9台水泵协同工作,成功将矿区进水量降低约3700升/秒。这使得西部矿区得以在一个月内恢复至月产30万吨矿石的水平,配套选矿厂的运行负荷也回升到80%-85%。
市场对项目后续进展保持密切关注。根据计划,艾芬豪矿业将在9月公布更新后的全面恢复方案,包括2026-2027年度的具体生产目标和成本控制措施。目前分析师普遍认为,虽然短期成本上升难以避免,但项目长期价值未受根本性影响。
刚果民主共和国作为全球重要铜
钴资源国,其矿业项目的稳定运行对全球
新能源产业链至关重要。Kamoa-Kakula项目的阶段性调整,短期内可能影响区域
铜精矿供应,但从全球范围看,现有库存和替代产能足以缓冲这一波动。企业方面强调,所有应急工程都严格遵循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后续复产工作稳步推进。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露天采矿面临的自然风险。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对矿业生产的影响日益显著。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在内的多家跨国矿企都已将防灾减灾纳入长期投资计划。Kamoa-Kakula的应对经验,或将为同类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