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近日公布的半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1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70.57%。这一业绩表现远超市场预期,展现出公司在多个业务板块的强劲增长态势。
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高端
铝箔产品的优异表现。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子铝箔供应商,东阳光的电极箔产品在电容器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5G基站、
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相关产品供不应求。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高端铝箔产品的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提升。
电子元器件业务同样贡献可观。东阳光深耕电子材料领域多年,其生产的电子铝箔、腐蚀箔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持续扩大产能,新建的生产线在上半年陆续投产。与此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持续提升。
制冷剂业务成为另一个亮点。随着全球环保法规趋严,第三代制冷剂的市场需求快速释放。东阳光在该领域具备技术优势,产品出口量稳步增长。价格方面,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供需关系影响,制冷剂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直接拉动了利润增长。
子公司蓝恒达的并表也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这家专注于特种化学品生产的企业在完成并购后,迅速融入东阳光的产业体系,其产品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良好互补。蓝恒达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渠道,进一步强化了东阳光在细分领域的竞争力。
产能布局方面,东阳光在宜昌、韶关等地的生产基地运行良好。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公司特别注重环保投入,废气废水处理设施全面升级,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这些措施不仅满足监管要求,也赢得了更多国际客户的认可。
研发创新是支撑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上半年,东阳光在电子材料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新型高比容电极箔的研发成功,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
铝加工方面,公司开发的超薄铝箔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成功应用于高端电子产品制造。
市场开拓成效显著。除稳固国内市场外,东阳光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在欧洲市场,公司的电子材料产品获得多家知名制造商的认证;在东南亚地区,制冷剂产品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通过参加国际行业活动,东阳光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与多家铝业巨头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确保生产所需。物流体系的优化降低了运输成本,仓储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了周转效率。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压力。
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东阳光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招募专业人才。内部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员工技能水平持续提升。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的稳定性增强。
展望下半年,东阳光将继续聚焦电子材料、高端铝箔等核心业务。在建项目将按计划推进,新增产能预计在三季度陆续释放。研发投入力度不减,重点突破
关键材料的国产化难题。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深耕细分领域,进一步提升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
行业竞争格局方面,电子材料领域的国产替代趋势为东阳光带来机遇。随着国内产业链不断完善,公司产品在性价比和服务响应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拓也取得积极进展,为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