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中国铁塔、中国再生、中国碳中和共建退役电池循环经济生态圈

中国铁塔、中国再生、中国碳中和共建退役电池循环经济生态圈

2025-08-25 09:12:13 来源: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47        0
简介:8月21日,中国铁塔、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与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在北京举行高层座谈,宣布以退役动力电池为核心,携手打造“回收—梯次—再生—再制造”全产业链闭环。三方将整合通信基站场景、再生资源渠道和区块链碳管理平台,推动废旧电池标准化处置与国际化布局,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铁塔在全国拥有210万座通信基站、200万组梯次电池仓,每年产生退役电池3万吨以上;中国再生则具备覆盖全国31省的回收网络及年处理10万吨废旧电池资质;中国碳中和拥有区块链碳足迹平台及国际自愿减排交易通道。三方此次合作,将铁塔的场景与数据、再生的渠道与拆解、碳中和的溯源与金融首次“焊接”在同一闭环内,形成从回收端到再制造端的完整价值链。

合作第一步,是在铁塔基站侧部署5G+NB-IoT智能终端,对退役电池实行“一芯一码”身份绑定,实时上传容量、循环次数、温度曲线等数据至中国碳中和的区块链平台。平台自动生成不可篡改的“碳减排证书”,为后续碳资产交易、绿色金融质押提供可信数据。试点显示,该模式可将传统回收溯源成本降低40%,并将梯次利用周期延长15%。

过去铁塔退役电池多用于通信备电,收益单一。此次三方提出“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新场景:依托铁塔站址资源,在长三角、粤港澳建设100MW/400MWh梯次电池储能集群,通过中国碳中和的VPP平台参与电网调峰。测算表明,每度电可获取0.3元调峰收益,较传统备电模式提升3倍。

中国再生已在中东、东南亚布局电池拆解中心,但缺乏碳足迹认证,难以进入欧盟市场。此次合作后,再生电池材料将附带区块链碳标签,直接对接欧洲电池法要求。首期目标:2026年向德国、荷兰出口再生碳酸1万吨、再生箔8000吨,创汇超3亿美元。

三方拟共同发起10亿元规模的“退役电池循环经济基金”,用于技术研发与海外投资;组建“退役电池产业联盟”,年内发布《通信基站梯次电池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并在清华大学设立联合实验室,攻关固态电池回收与低温石墨修复技术。

从基站场景到全球市场,从区块链溯源到碳资产收益,中国铁塔、中国再生、中国碳中和的此次联手,标志着我国退役电池产业正由“散乱回收”迈向“标准循环”。当210万座铁塔成为分布式储能节点,当每一克再生材料都有碳足迹护照,中国不仅为全球锂电循环经济提供了技术和模式,更输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6日 ~ 28日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4日 ~ 2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