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国网江苏省电力牵头、江苏经研院编制的全球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国际标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并网技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该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及调试运行提供了国际统一规范,推动储能技术迈向标准化与国际化发展新阶段。
压缩空气储能通过压缩与释放空气实现储能与释能,具备规模大、放电时间长、全周期成本低及环境友好等优势。该技术可有效支撑新能源高效利用,增强电网灵活性与可靠性,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的关键支撑技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此前,国际间缺乏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统一技术标准,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与全球推广。本次国际标准的发布,系统规范了并网运行条件、控制方法、电能质量等关键内容,为行业提供了明确技术指引,显著提升工程实施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该标准首次明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有功与无功控制、并网保护及测试方法等核心要求,为相关装备研发、制造调试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权威依据。这不仅推动技术成熟,更促进产业链协同与升级,助力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作为具有大规模应用潜力的长时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在提升电网可靠性与新能源消纳方面作用突出。国际标准的制定将加速其商业化进程,降低开发与运营成本,对构建高效、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