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楚江新材“铜”领机器人赛道:从人形骨架到深海缆线的全场景突围

楚江新材“铜”领机器人赛道:从人形骨架到深海缆线的全场景突围

2025-08-31 10:30:05 来源:SMM
205        0
简介:本文基于楚江新材8月28日电话会议披露的最新信息,系统梳理其在传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5G通信、海洋工程等高端场景的铜材布局,揭示一家传统铜加工企业如何借技术升级打开多条十亿级新赛道。
楚江新材宣布已在传统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完成材料卡位,导体产品批量供货浙江卡迪夫、新亚电子等六家核心线束厂;精密铜带切入5G通讯、智能互联、消费电子与汽车高压线束;异形铜导体更突破深海科技,适配海上风电与海底电缆。公司正由“材料供应商”升级为“场景解决方案提供者”,打开高端铜材国产替代新空间。

8月28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楚江新材高管用“全场景导电专家”重新定义了公司身份——不再只是卖铜带、铜杆,而是为机器人、5G、海洋工程提供系统级导电材料。短短十几分钟,接连抛出十条以上客户名单和应用场景,让市场第一次清晰地看到:铜加工行业也能跑出“专精特新”的加速度。

在机器人板块,公司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传统工业机器人对线束的耐弯折、耐高温提出极限要求,楚江的高导高韧铜导体已批量配套浙江卡迪夫、新亚电子、缆普电缆等六家头部线束厂,间接进入ABB、发那科供应链。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因关节空间狭小、重量敏感,需要更轻、更薄的异形铜导体。楚江新材利用连续挤压+精密轧制工艺,将导体截面积缩小15%的同时载流量提升12%,目前已送样特斯拉Optimus国内Tier1,预计2026年进入小批量。公司透露,单台人形机器人铜材价值量约3000元,若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100万台,对应市场规模可达30亿元,楚江目标市占率30%。

如果说机器人是“动”的应用,5G通信则是“静”的高频战场。5G基站、服务器内部的高速连接器需要极低插入损耗的屏蔽材料。楚江把传统黄铜带升级为“高弹高导”精密铜带,通过晶粒取向控制把导电率提高到95%IACS以上,成功切入华为、中兴的屏蔽罩供应链。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铜板带材厚度已降至0.05mm,可堆叠成多层柔性互联,成为苹果Vision Pro内部信号跳线的备选方案。消费电子客户对表面瑕疵的容忍度为零,为此楚江新建了全封闭式无尘车间,将粉尘颗粒控制在每立方英尺1000颗以内,良率从92%提升到99.2%,直接带来毛利率+6个百分点的改善。

当陆地与空中的场景被填满,楚江把目光投向深海。海上风电、海底电缆需要耐盐雾、耐拉伸的中高压铜导体,过去80%依赖进口。楚江与国内海缆龙头中天科技合作,开发出“梯形+圆角”异形铜导体,通过8000小时盐雾试验,抗拉强度提升18%,成功替代德国进口型号。2024年起,该产品已批量配套粤电阳江青洲四、五、六项目,单公里海缆铜用量达25吨,预计2025年海洋工程订单贡献收入超5亿元。公司高管笑称:“别人做电缆,我们做电缆里的‘钢筋’,单价是普通导体的1.8倍,但寿命延长一倍,客户算账后还是选我们。”

为了支撑多场景扩张,楚江新材在安徽无为新建了5万吨高端铜材项目,首次引入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工厂,生产节拍由每分钟120米提升到180米,能耗下降12%。此外,公司与中科大共建“先进铜合金联合实验室”,储备下一代铜铬锆高弹材料,目标在2026年前将机器人线束的弯曲寿命从1000万次提升到5000万次。管理层在电话会议中透露,未来三年研发费用率将保持在4%以上,高于行业平均的2%,用“技术溢价”对抗铜价波动。

从机器人关节到海底电缆,从5G基站到消费电子,楚江新材用一张“铜网”把分散的高端场景串成一条高成长曲线。短期看,机器人与海洋工程订单将在2025年带来明显业绩弹性;中长期看,公司凭技术纵深与多场景验证,有望复制“光伏硅片—隆基”的材料龙头路径,成为高端铜材国产替代的核心旗手。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5日 ~ 27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09月26日 ~ 28日
河南 - 洛阳
2025年10月15日 ~ 17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10月24日 ~ 26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