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达拉特旗5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于8月31日成功并网,总投资约40亿元,配套75 MW/150 MWh储能,年均输出绿电8.5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项目仅用8个月完成建设,创下“沙戈荒”大型光伏基地最快纪录;板下植被恢复、板间畜牧养殖同步推进,实现治沙、发电、增收多重效益,为全国防沙治沙与新能源融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达拉特方案”。
2024年12月20日,零下18℃的恩格贝镇黄沙漫天,项目场平机械第一铲土宣告开工;2025年6月30日,最后一块组件吊装完毕,具备并网条件;8月31日,全部50万千瓦一次性带电成功。8个月零11天,刷新了国内单体50万千瓦级沙戈荒光伏基地的最短建设纪录。中节能太阳能采用“分区并行+冬季不停工”策略:场平、打桩、支架、组件四条作业面同步推进,高峰期投入人力超4200人、机械1200台套;零下20℃环境下使用低温高强灌浆料,保证桩基强度7天达标,为春季抢装赢得时间窗口。
项目场址位于库布其沙漠东缘,板下原生植被盖度不足5%。设计团队将组件最低点抬升至1.8米、南北向桩距扩大至8.5米,既减少沙埋,又为后期机械化治沙留出通道。选用双面双玻660Wp组件,背面利用沙地二次反射可增发7%电量;平单轴跟踪系统使全年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1700小时,比固定式提升10%。同步铺设草方格沙障300万㎡,播撒耐旱灌木、草本种子,预计三年内植被覆盖率可恢复到60%以上,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生态。
项目配套75 MW/150 MWh
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由中节能与南瑞继保联合设计,采用“35 kV 集中升压+2小时系统级调峰”方案。储能不仅可在光伏大发时段削峰填谷,还能为蒙西电网提供一次调频、惯量支撑。按蒙西现货市场规则测算,储能参与调峰+现货套利年均收益可达4500万元,占项目年净利润的18%,显著缩短投资回收期。
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其中光伏本体33亿元、治沙与生态修复2.5亿元、储能4.5亿元。资本金内部收益率(税后)7.8%,全投资收益率6.3%,在平价上网、无国家补贴条件下仍具吸引力。更可观的是生态红利:防沙固土减少扬沙天气造成的农牧业损失每年约1.2亿元;板下经济作物苜蓿、甘草亩产分别达到800公斤、300公斤,可为当地合作社带来年增收3000万元。项目还直接创造就业岗位1200个,间接带动周边物流、运维、乡村旅游等产业链产值超5亿元。
达拉特旗项目是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的首个子项目并网,标志着治沙光伏由示范走向规模化。国家林草局、能源局已将其列为“
光伏治沙+产业振兴”双试点,计划三年内复制至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等五大沙漠。中节能太阳能透露,公司已在新疆、甘肃储备类似项目合计300万千瓦,全部投运后年发电量可达55亿千瓦时,相当于再造一个“沙漠三峡”。
8个月建成、50万千瓦装机、年发8.5亿千瓦时绿电、减排72万吨二氧化碳——达拉特旗光伏治沙项目用速度与效益证明:沙漠不再是负担,而是新能源与生态修复的“超级场景”。随着储能、治沙、产业经济深度融合,“达拉特模式”正在为我国“双碳”目标与北方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金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