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7月新签越南茶荣210 MW海上风电合同24亿元,1–7月风电合同总额1572亿元,同比增长68%。项目采用大容量风电机组+海上升压站+长距离交流海缆方案,预计2027年投产。连同老挝1000 MW、塞尔维亚300 MW等7个陆上项目,中国电建已形成覆盖东南亚、中东欧、中亚的多元风电版图,全年新签有望突破2000亿元。
越南茶荣省位于湄公河三角洲,水深8–15 m、100 m高度年均风速7.8 m/s,是越南政府规划的“七大海上风电集群”之一。项目总装机210 MW,采用14台15 MW海上风电机组(叶片直径236 m),配套220 kV海上升压站及55 km单芯交流500 mm²海缆,年发电量约6.3亿kWh。合同范围涵盖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及5年质保,工期30个月,预计2027年9月全容量并网,届时可满足越南南部6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1–7月,中国电建风电新签合同1572亿元,占同期全部新签合同金额的21%,其中海上风电累计仅3单,合计约60亿元;陆上风电以老挝1000 MW(28亿元)、塞尔维亚300 MW(25.8亿元)领衔,形成“海上高毛利+陆上快周转”的组合拳。此次越南项目单体24亿元,刷新海上风电单笔合同纪录,毛利率预计12%–15%,高于国内EPC均值8–10个百分点。
项目采用中国海装15 MW抗台风机组(可抵御17级风),机舱、塔筒、海缆均由国内成套出口;海上升压站采用预制式导管架,较传统现场焊接节省海上作业时间30%。此外,中国电建引入“海上风电+
储能”概念,在陆上集控中心预留100 MW/200 MWh
磷酸铁锂储能接口,可参与越南国家电力公司EVN调频市场,额外增加年收入约1500万美元。
中国电建已在越南建成薄寮、朔庄近海风电共350 MW,累计投运机组零故障率98.7%,形成本地化运维团队300人、越南籍员工占比65%。此次茶荣项目将复制“EPC+运维+金融”一体化模式:进出口银行提供2.1亿美元买方信贷,越南业主首付15%,降低资本金压力;运维期20年,预计再带来4亿美元服务费。公司计划以越南为基地,辐射泰国、菲律宾、印尼海上风电市场。
越南政府2025年推出海上风电FIT 2.0,电价为7.8美分/kWh,期限20年,项目IRR可达10%以上。风险点在于:越南海缆产能不足可能导致主缆交期延迟;环保审批趋严需额外做海洋生态补偿。中国电建已提前锁定欧洲海缆产能并设立2000万美元生态基金对冲。全年来看,公司风电新签合同有望突破2000亿元,海上风电占比将首次突破10%。
24亿元越南茶荣海上风电合同的落地,标志着中国电建“出海”战略进入深水区:以高容量机组、中国标准、金融配套和本地运维为组合拳,复制国内成熟打法,抢占东南亚海上风电高毛利窗口。随着2027年项目并网,中国电建不仅将在湄公河三角洲点亮中国风机,也为全球海上风电EPC赛道树立了新的“中国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