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锂电行业业绩陆续披露,行业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20家重点上市锂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680.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盈利方面,13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超过六成,显示出行业正在走出调整期。
龙头企业表现突出,
宁德时代以304.85亿元净利润继续领跑行业。盐湖股份和亿纬锂能分别以25.15亿元和16.05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二、第三。部分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天齐锂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成本控制取得明显成效。
上游原材料领域出现分化。锂辉石作为基础原料,其进口量保持稳定,多家企业通过长协采购稳定了原料供应。
碳酸锂价格在经历波动后趋于平稳,目前维持在合理区间,为下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成本环境。三元材料方面,
镍钴锰等金属价格相对稳定,高镍路线占比持续提升。
从营收增长情况看,10家企业实现同比增长。华盛锂电以72%的增幅领跑,江特电机和中矿资源分别增长35.8%和34.9%。这些企业的良好表现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和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部分企业通过工艺改进提高了材料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产能布局方面,头部企业持续加码。多个锂盐项目陆续投产,有效缓解了供应压力。部分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了现有产线的生产效率。在材料端,多家企业加快了高镍低钴产品的研发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国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欧洲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放量,带动中国
锂电材料出口增长。多家企业表示正在加快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以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同时,新兴市场
储能需求快速增长,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技术升级持续推进。
固态电池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部分企业已完成中试线建设。在
正极材料领域,单晶高镍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电解液添加剂技术不断突破,有效提升了电池循环性能。
从区域发展看,西部地区锂资源开发持续推进,多个盐湖提锂项目进入稳定运营阶段。东部地区材料加工企业加快自动化改造,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中部地区电池回收网络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技术路线选择和市场竞争。部分企业正在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原材料价格波动仍是影响盈利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期货套保等方式积极应对。
锂电行业经过调整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头部企业优势进一步巩固,中小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寻求突破。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深入,锂电产业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竞争格局可能进一步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