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领先的自动化装备及循环产业服务商天奇股份近日与知名动力电池制造商亿纬锂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锂电池"生产-使用-回收-再生"的全生命周期闭环体系。这一合作标志着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整合,将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业向绿色循环方向发展。
在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已突破300GWh,随之而来的退役电池回收问题日益突出。业内普遍认为,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将成为保障锂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此次天奇股份与亿纬锂能的合作,正是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展开的战略布局。
天奇股份在循环经济领域具有深厚积累,其金属回收业务覆盖废旧汽车、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通过与亿纬锂能的合作,公司将把回收业务延伸至动力电池这一新兴领域。据悉,天奇股份已建立完整的
锂电池回收处理技术路线,能够实现
镍、
钴、锂等有价金属的高效提取。其中,对
金属锂的回收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亿纬锂能作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在电池设计、制造及应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在
储能领域的投入,已建立起完整的电池梯次利用体系。此次合作中,亿纬锂能将主要负责电池使用数据的跟踪监测,为后续的梯次利用和精准回收提供技术支持。
在具体合作内容方面,双方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共建覆盖全国的锂电池回收网络,提高退役电池的回收率;二是联合开发智能化分选技术,提升回收处理效率;三是优化再生利用工艺,提高有价金属的回收纯度。这些措施将显著降低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还涉及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环节。退役动力电池在不能满足汽车使用要求后,仍可应用于储能、备用电源等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通过梯次利用可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推迟最终回收时间点,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行业专家指出,这种上下游企业间的深度合作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当前锂电池回收行业存在的回收渠道分散、处理技术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产业链协同也有利于推动回收标准的统一和规范。随着未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的到来,构建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已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欧盟最新电池法规要求到2030年,动力电池中再生材料的占比需达到一定标准。我国相关部门也在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天奇股份与亿纬锂能的此次合作,将为国内锂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随着合作的深入推进,双方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覆盖主要区域的锂电池回收网络,并持续优化回收处理工艺。通过建立从生产到回收的完整闭环,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