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磷酸铁锂产能617万吨、利用率52.8%,湖南裕能利用率却达116%,尾部企业开线率近乎0。2025-2026年新增150万吨产能仍将投放,主因龙头锁定高端需求、客户导入门槛抬升、一体化降本及高端产品替代。行业正步入“以过剩换集中”的深度洗牌阶段,最终或仅5-7家巨头存活。
617万吨总产能中,湖南裕能、富临升华两家产能利用率超110%,订单排到2026年;而大量尾部企业2024下半年起连续停机,全年开线率不足10%。龙头以“实际产量>设计产能”证明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成为继续扩产的最直接理由。
全球
储能、电动两轮、船舶、工程机械等新兴场景正快速上量。ICC预测:2026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500万吨,2028年将达700万吨;储能占比由2024年的20%提升至2028年的35%。在万亿级市场想象面前,短期亏损被视作“抢占赛道的门票”。
车企、储能集成商要求供应商具备“专线+专仓+专检”,单一客户年需求动辄5万吨以上。中小厂商即便技术达标,也常因产线不足被拒之门外。扩产因此成为拿到主流客户“入场券”的必要条件。
一条5万吨磷酸铁锂产线需投资6-8亿元,折旧期8年。资金实力弱的企业在高折旧、低利用率夹击下自动出清,而龙头通过规模摊薄、一体化原料(锂源、铁源、磷源自给)锁定成本,反而拥有更大定价空间,甚至有能力在行业低谷发起价格战。
新增产线普遍定位高压实、超长循环、低温性能或
磷酸锰铁锂(LMFP)路线,单位盈利较传统产品高30%-50%。这意味着新一轮扩产并非“低端重复”,而是对落后产能的“定向爆破”。行业共识:2027年后全球将仅剩5-7家具备“规模+技术+客户”的终极玩家。
巨量过剩与激进扩产并不矛盾,而是磷酸铁锂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寡头竞争”的必经阵痛。龙头用产能锁定高端需求、用规模摊薄成本、用一体化护城河抵御价格战;而缺乏资金、技术和客户背书的尾部企业,将在下一轮需求爆发前被彻底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