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沙特阿拉伯建设的REPDO4-AHK光伏项目近日完成全容量并网。这座位于麦地那西部沙漠地区的太阳能电站,总装机规模达到1100兆瓦,预计年发电量31亿千瓦时,可满足当地数十万户家庭用电需求。作为中沙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项目,其建设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创新应用值得关注。
项目采用了大量
铝合金支架系统。相比传统钢材,铝合金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等优势,特别适合沙漠地区高温高盐的环境条件。支架系统作为光伏电站的基础结构,需要承受强风沙和极端温差。中国电建在此次项目中采用的6系铝合金,经过特殊表面处理,抗风沙磨损性能提升明显。这种材料选择既减轻了运输和安装难度,又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铜导体在电力传输环节发挥关键作用。从光伏组件到逆变器,再到升压站,整个发电系统的电缆网络消耗了大量铜材。项目使用的铜芯电缆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耐高温特性,适应沙漠地区白天的高温环境。为保证电力传输效率,部分关键线路采用了镀
锡铜导体,有效防止了氧化问题。铜材供应商表示,类似大型光伏项目的铜用量通常是同等规模火电站的两到三倍。
光伏组件中的金属材料应用也有新突破。
电池片主栅采用的新型镀铜工艺,在保持导电性能的同时减少了银浆用量。组件边框普遍使用阳极
氧化铝合金,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背板材料中的铝膜层起到反射阳光的作用,提升了组件整体发电效率。这些金属材料的优化组合,使项目使用的光伏组件在沙漠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转换效率。
连接器中的金属部件可靠性经受考验。沙漠环境中,光伏系统的插接件容易受到风沙侵蚀。项目采用的镀金
铜合金触点,在保证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了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这种设计使系统在沙尘暴天气后仍能保持稳定运行,降低了运维难度。
跟踪支架系统采用特殊钢材。为最大限度提升发电量,项目部分区域安装了单轴太阳跟踪系统。这些可旋转支架使用的高强度合金钢,既要保证结构稳定性,又要满足频繁转动的机械性能要求。钢材表面经过特殊防腐处理,预期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
升压站设备大量使用电工钢。主变压器铁芯采用的高牌号硅钢片,有效降低了空载损耗。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对磁性材料的温度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设备制造商通过调整硅钢成分比例,使产品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电磁性能。
项目配套的
储能系统涉及多种金属材料。
磷酸铁锂电池中的
正极材料需要大量锂、铁、磷等元素,这些金属的供应链稳定性直接影响储能设备的交付进度。电池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兼顾了轻量化和散热需求。连接
铜排的表面处理工艺也针对沙漠环境进行了优化。
金属材料的防腐蚀处理成为项目关键技术。针对沙特特殊的海洋性沙漠气候,所有外露金属部件都经过严格防腐测试。
铝合金材料采用阳极氧化加封孔工艺,钢材使用热浸镀
锌加涂层双重保护。这些措施有效延长了设备在恶劣环境中的服役周期。
项目建成后,金属回收方案已提前规划。光伏组件中的铝框架、铜电缆等材料都具有较高回收价值。运营方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了回收体系,确保电站退役后的金属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这种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为后续项目提供了参考。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新能源工程领域的综合实力。从金属材料选型到施工工艺创新,中国电建积累的经验将为后续中东地区光伏项目提供重要借鉴。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能源项目对特种金属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相关产业链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