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907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陈露  
2023-11-02 16:38:16
一种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装卸车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传送带装置将物品运输到车厢端部,然后由工人将物品搬运至车厢内部叠放,这种方式增加工人劳动强度,效率低,且随车厢长度增加愈加明显;另一种是通过传送带装置将物品运送至车厢端部后,再由伸缩输送机将物品搬运到车厢内部叠放,这种方式的效率较高,比较受欢迎。

现有的传送带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沿着水平方向固定设置,第二传送带的下端与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二传送带向上倾斜设置,第二传动带由液压缸支撑,具体地,在原始状态下,第二传送带与第一传送带同时处于水平位置,在使用该传送带装置去传送货物上车时,驱动液压缸将第二传送带支撑起来处于倾斜位置,第二传送带的上端与伸缩输送机对接,货物先被第一传送带传送到第二传送带,再由第二传送带传送到伸缩输送机上,最后输送到车厢内部叠放。

由上述可得,现有的传动带装置存在下述缺陷:第二传送带难调节,其调节装置存在成本高、体积大、重量重的不足,不能满足客户轻型化、高性价比的要求,故而不能得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解决了现有传送带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该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成本低,质量轻,可灵活调节,操作简便,输送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包括小皮带机、活动组件、爬坡皮带机、升降组件和移动车体,其中,所述爬坡皮带机的一端与所述小皮带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车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处挡块,所述活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小皮带机连接,所述活动组件的下端可安装在任意两个所述挡块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升降组件的长度可伸缩,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爬坡皮带机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移动车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导向机构、行程倍增机构和下连接件,其中,所述导向机构的上端与所述爬坡皮带机连接,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移动车体活动连接;所述行程倍增机构的阻力端与所述导向机构连接,动力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上端与所述行程倍增机构的传动轮连接,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程倍增机构设置为动滑轮机构,所述动滑轮机构的阻力端与所述导向机构连接,动力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动滑轮机构的滑轮连接,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为液压缸机构或丝杠机构。

进一步,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为导柱导套机构。

进一步,所述爬坡皮带机的上端的高度为1.1m~2.5m。

进一步,所述爬坡皮带机的上端连接有一个连接挂部,所述连接挂部可与伸缩运输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挂部呈l形或u形。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爬坡皮带机的外侧壁或连接在所述爬坡皮带机的自由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由于活动组件的上端与小皮带机转动连接,活动组件的下端可安装在任意两个间隔挡块之间的空间中,通过将活动组件的下端安装在不同位置的挡块之间的空间中,活动组件倾斜支撑活动组件,使得调节小皮带机的坡度;由于升降组件长度可伸缩,升降组件的上端与爬坡皮带机转动连接,升降组件的下端与移动车体连接,通过调节该升降组件长度的伸缩,将爬坡皮带机的上端支撑到不同的高度,使得调节爬坡皮带机的坡度;上述的调节操作简便更是灵活,输送效率高;另外,小皮带机和爬坡皮带机的输送方向由电机控制正向/反向,实现双向输送。该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解决了现有传送带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该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成本低,质量轻,可灵活调节,操作简便,输送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活动组件安装在移动车体的挡块空间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小皮带机、20-活动组件、30-爬坡皮带机、31-连接杆、40-升降组件、41-升降驱动机构、42-导向机构、43-动滑轮机构、431-阻力端、432-动力端、433-滑轮、44-下连接件、50-移动车体、51-挡块、52-固定立柱、61-竖向支架、62-倾斜支架、80-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活动组件安装在移动车体的挡块空间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主要用于在物流领域中连接伸缩运输机进行装车与卸车,最常见的是快递物流行业,该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解决了现有传送带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该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可灵活调节,操作简便,输送效率高。

具体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包括小皮带机10、活动组件20、爬坡皮带机30、升降组件40和移动车体50,其中,爬坡皮带机30的一端与小皮带机10的一端转动连接,具体是爬坡皮带机30的一端与小皮带机10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移动车体50竖向所设的固定立柱52;移动车体50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处挡块51,活动组件20的上端与小皮带机10连接,活动组件20的下端可安装在任意两个挡块51之间的空间中,优选地,多个挡块51设置成锯齿形,如图中所示的齿形的挡块51更能稳固固定活动组件20的下端,也便于活动组件20的下端的移位,实现对小皮带机10的坡度调节;升降组件40的长度可伸缩,升降组件40的上端与爬坡皮带机30转动连接,升降组件40的下端与移动车体50转动连接,通过调节升降组件40的长度,实现对爬坡皮带机30的坡度调节。

具体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由于活动组件20的上端与小皮带机10连接,活动组件20的下端可安装在任意两个间隔挡块51之间的空间中,通过将活动组件20的下端安装在不同位置的挡块51之间的空间中,手动即可完成,使得活动组件20倾斜支撑活动组件,以调节小皮带机10的坡度;由于升降组件40长度可伸缩,升降组件40的上端与爬坡皮带机30连接,升降组件40的下端与移动车体50连接,通过调节该升降组件40长度的伸缩,手动或机动完成,将爬坡皮带机30的上端支撑到不同的高度,升降组件40的上端相对爬坡皮带机30转动,下端相对移动车体50转动,升降组件40与水平面形成夹角在45°~135°范围内,使得调节爬坡皮带机30的坡度;上述的调节操作简便更是灵活,输送效率高;另外,小皮带机10和爬坡皮带机30的输送方向由电机控制正向/反向(图中的箭头所指方向),实现双向输送(装车/卸车)。

本实施例中,再具体参见图1,升降组件40包括升降驱动机构41、导向机构42、动滑轮机构43和下连接件44,其中,导向机构42设置为导套导柱机构,导向机构42的导套与爬坡皮带机30转动连接,导向机构42的导柱与下连接件44连接,下连接件44与移动车体50活动连接,下连接件44的底面通过连接支撑轴与移动车体50转动连接;动滑轮机构43的阻力端431(绳子/链条的一端)与导向机构42的导套固定连接,导套通过连接杆31与爬坡皮带机30转动连接,动力端432(绳子/链条的另一端)与下连接件44固定连接;升降驱动机构41的上端与动滑轮机构43的滑轮433(或者是链轮)连接,下端与下连接件44连接。

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40的上端连接在爬坡皮带机30的左右外侧壁,便于手动或机动驱动升降驱动机构41的升降,升降驱动机构41带动滑轮433(或者是链轮)的升降,阻力端431升降,再带动爬坡皮带机30的升降,巧妙利用动滑轮原理,爬坡皮带机30的升降行程是升降驱动机构41的升降行程的2倍,可以有更大的升降行程,远远提高了爬坡皮带机30的坡度调节效率,调节灵活,操作简便省力。

优选地,升降驱动机构41设置为液压缸机构或丝杠机构等动力升降驱动机构,导向机构42设置为导柱导套机构,保证对升降组件40的稳定伸缩驱动,提高爬坡皮带机30的坡度调节效率。

本实施例中,调节后的爬坡皮带机30,其上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可达1.1m~2.5m,可匹配适用于现有的各种运输车的高度。

此外,为保证爬坡皮带机30的稳定调节,本实施例中,爬坡皮带机30与竖向支架61连接,竖向支架61与倾斜支架62连接,倾斜支架62与移动车体50的固定立柱52连接,相互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固定立柱52竖向设置,在四边形的作用下,在爬坡皮带机30任何可调节的坡度范围内,竖向支架61都保持竖向状态,保证爬坡皮带机30的稳定调节,货物80稳定输送。

另外,本实施例中,爬坡皮带机30的上端连接有一个连接挂部,爬坡皮带机30的上端通过该连接挂部与伸缩运输机实现连接,实现对货物80的传输。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连接挂部呈图1中所示的l形或u形,可实现与伸缩运输机的稳固且快速的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升降组件40的上端连接在爬坡皮带机30的自由后端,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包括:小皮带机、活动组件、爬坡皮带机、升降组件和移动车体,其中,

所述爬坡皮带机的一端与所述小皮带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爬坡皮带机的输送方向与所述小皮带机的输送方向一致;

所述移动车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处挡块,所述活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小皮带机连接,所述活动组件的下端可安装在任意两个所述挡块之间的空间中;

所述升降组件的长度可伸缩,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与所述爬坡皮带机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的下端与所述移动车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导向机构、行程倍增机构和下连接件,其中,所述导向机构的上端与所述爬坡皮带机连接,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移动车体活动连接;所述行程倍增机构的阻力端与所述导向机构连接,动力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上端与所述行程倍增机构的传动轮连接,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倍增机构设置为动滑轮机构,所述动滑轮机构的阻力端与所述导向机构连接,动力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上端与所述动滑轮机构的滑轮连接,下端与所述下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为液压缸机构或丝杠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设置为导柱导套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皮带机的上端的高度为1.1m~2.5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坡皮带机的上端连接有一个连接挂部,所述连接挂部可与伸缩运输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挂部呈l形或u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爬坡皮带机的外侧壁或连接在所述爬坡皮带机的自由后端。

技术总结

一种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由于活动组件的上端与小皮带机连接,活动组件的下端可安装在任意两个间隔挡块之间的空间中,通过将活动组件的下端安装在不同位置的挡块之间的空间中,使得调节小皮带机的坡度;由于升降组件的上端与爬坡皮带机连接,升降组件的下端与移动车体连接,升降组件的长度可伸缩,通过调节该升降组件长度的伸缩,将爬坡皮带机的上端支撑到不同的高度,使得调节爬坡皮带机的坡度;上述的调节操作简便更是灵活,输送效率高;另外,小皮带机和爬坡皮带机的输送方向由电机控制正向/反向,实现双向输送;该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可灵活调节,操作简便,输送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露

技术研发日:2020.09.07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声明:
“坡度可调的双向皮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