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座以及至少两个吊栓,所述吊座包括第一连接板、支撑管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吊栓包括第一连接部、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后螺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后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撑管还通过多个第一加强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支撑管还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位于所述支撑管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管还通过多个第二加强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支撑管还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位于所述支撑管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吊座高度方向贯穿所述吊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栓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数量为四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栓设置为实心吊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弯折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螺纹部螺接。
说明书: 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输送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
背景技术
制糖从甘蔗或甜菜等含糖植物中提取蔗糖的生产过程。产品有白砂糖、赤砂糖、绵白糖、方糖和冰糖等,统称食糖。在制糖过程中,需要使用螺栓输送机进行传输。
现有的螺旋输送机的中间吊起装置大多使用的是双三角形片状吊座和空心螺纹吊杆,这两种吊杆型式中间吊起装置在实际生产使用中,螺旋轴会有前后窜动的现象,中间吊起装置易轴向变形甚至会产生折断,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包括吊座以及至少两个吊栓,所述吊座包括第一连接板、支撑管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所述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吊栓包括第一连接部、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后螺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后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吊栓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多个吊栓能够吊起吊瓦,实现吊起螺旋输送机的传动轴,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螺旋横担连接,提高中间吊起装置的整体强度,减少了螺旋轴窜动对中间吊起装置的影响,延长了中间吊起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的吊座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的吊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的吊座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的吊座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的吊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6,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包括吊座100以及至少两个吊栓200,吊座100包括第一连接板110、支撑管120和第二连接板130,支撑管120位于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二连接板130之间,第一连接板110和第二连接板130分别与支撑管12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10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11,第二连接板130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31,吊栓200包括第一连接部210、弯折部220和第二连接部230,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230分别与弯折部220连接,第一连接部210从第一通孔131穿过第二连接板130后螺接有第一螺母,第二连接部230从第一通孔131穿过第二连接板130后螺接有第二螺母,弯折部220位于第二连接板130背向第一连接板110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吊座来连接吊栓和螺旋横担,吊座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多个螺纹孔,螺旋横担上的螺栓与螺纹孔螺接,实现连接第一连接板和螺旋横担。第二连接板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吊栓吊起吊瓦后,将吊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穿过第一通孔,第一连接部螺接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起到止挡的作用,避免第一连接部抽离第一通孔,第二连接部螺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起到止挡的作用,避免第二连接部抽离第一通孔。
吊座包括支撑管,支撑管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支撑管能够弥补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高度差。吊栓包括弯折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弯折部连接,弯折部用于吊起吊瓦,弯折部设置为弧形,使得弯折部能够更加贴合吊瓦,避免局部应力集中,提高了弯折部吊起吊瓦的可靠性。吊栓数量为多个,能够提高吊栓吊起吊瓦的稳定性,提高中间吊起装置的整体强度。通过吊栓来吊起吊瓦,能够允许传动轴发生轻微轴向摆动,降低了传送轴轴向摆动对中间吊起装置的影响,延长了中间吊起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110与支撑管120还通过多个第一加强板11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板和支撑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中间吊起装置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110与支撑管120还通过两个第一加强板112连接,两个第一加强板112位于支撑管120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的数量为两个,在保证第一连接板和支撑管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两个第一加强板位于支撑管的两侧,使得支撑管以及第一连接板受力更加均衡。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板130与支撑管120还通过多个第二加强板13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板能够提高第二连接板和支撑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中间吊起装置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板130与支撑管120还通过两个第二加强板132连接,两个第二加强板132位于支撑管120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板的数量为两个,在保证第二连接板和支撑管之间的连接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两个第二加强板位于支撑管的两侧,使得支撑管以及第二连接板受力更加均衡。
进一步的,支撑管120设置有第二通孔121,第二通孔121沿吊座100高度方向贯穿吊座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管设置有第二通孔,注油管可以伸入第二通孔内对螺旋轴进行注油,便于注油操作,降低了螺栓输送机的保养成本。
进一步的,吊栓200数量为两个,第一通孔131数量为四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吊栓数量为两个,在保证中间吊起装置整体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一个吊栓与两个第一通孔配合,实现一个吊栓第二连接板的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110与第二连接板130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平行,能够保证吊栓吊起吊瓦后,螺旋轴的水平度,保证了螺旋输送机能够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吊栓200设置为实心吊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吊栓设置为实心吊栓,实心吊栓能够提高吊栓的强度,也就是提高中间吊起装置的强度,保证了中间吊起装置的稳定性,延长了中间吊起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210远离弯折部2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部211,第一螺母与第一螺纹部211螺接,第二连接部230远离弯折部2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部231,第二螺母与第二螺纹部231螺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母通过第一螺纹部与第一连接部螺接,第二螺母通过第二螺纹部与第二连接部螺接,结构简单可靠,便于生产制造。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声明:
“螺旋输送机用中间吊起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