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

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

87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白飞  
2023-11-24 13:31:23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轮毂防护组件(1)和机身防护组件(2),所述机身防护组件(2)设置于轮毂防护组件(1)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防护组件(1)包括接触圈(11),接触圈(11)内设有第一轴防护槽(12)和第二轴防护槽(121),用于保护转轴,所述第二轴防护槽(121)侧面卡接同轴心的轴承保护圈(13),所述接触圈(11)一侧固定有第一保护环(14),第一保护环(14)内壁卡接有第二保护环(141),所述机身防护组件(2)包括主体壳(21)、两个连接板(22)、若干个横条(25)和两组防撞杆(26),两个所述连接板(22)设于主体壳(21)两侧,所述主体壳(21)表面设有盒体保护罩(23),用于保护接线盒,所述主体壳(21)一侧固定有连接颈(27),连接颈(27)一端固定有矩形包围板(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圈(11)为类椭圆环状,所述接触圈(11)内螺纹贯穿连接有若干个插杆(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保护圈(13)表面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缓冲块(131),多个所述缓冲块(131)呈圆周阵列状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环(141)内壁固定有加强圈(142),加强圈(142)内壁设有网箍(143),网箍(143)侧面连接有钢丝网(1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条(25)为橡胶条,用于吸收主体壳(21)所受冲击力,所述防撞杆(26)为U型杆,每组所述防撞杆(26)分别包括三根等间距设置的U型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21)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24),所述连接板(22)表面设有螺栓孔(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颈(27)、矩形包围板(28)和主体壳(21)底部分别与连接板(22)上端固定,所述轴承保护圈(13)一侧与矩形包围板(28)固定。

说明书: 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刮板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综放工作面在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中逐步应用和发展,现阶段综放工作面采煤设备机械程度高,为综放工作面采煤设备在复杂煤层和大倾角煤层的开采提供保障和前提,在现阶段的综放工作面采煤设备中都对安全防护装置作为设计和制造的重要标准之一。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2531058U公开了一种前部刮板输送机机头可伸缩高挡板安全防护装置,伸缩高挡板起到隔离防护作用,节省了作业人员人工清理飞落煤矸的工时。前部刮板输送机机头可伸缩高挡板在安全生产过程即预防了安全问题。

但现有的安全防护装置由于缺乏抗冲击能力,无法对机头进行抗冲击保护,导致防护装置的防御能力不足,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轮毂防护组件和机身防护组件,所述机身防护组件设置于轮毂防护组件侧面,所述轮毂防护组件包括接触圈,接触圈内设有第一轴防护槽和第二轴防护槽,用于保护转轴,所述第二轴防护槽侧面卡接同轴心的轴承保护圈,所述接触圈一侧固定有第一保护环,第一保护环内壁卡接有第二保护环,所述机身防护组件包括主体壳、两个连接板、若干个横条和两组防撞杆,两个所述连接板设于主体壳两侧,所述主体壳表面设有盒体保护罩,用于保护接线盒,所述主体壳一侧固定有连接颈,连接颈一端固定有矩形包围板。

优选的,所述接触圈为类椭圆环状,所述接触圈内螺纹贯穿连接有若干个插杆。

优选的,所述轴承保护圈表面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缓冲块,多个所述缓冲块呈圆周阵列状排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护环内壁固定有加强圈,加强圈内壁设有网箍,网箍侧面连接有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横条为橡胶条,用于吸收主体壳所受冲击力,所述防撞杆为U型杆,每组所述防撞杆分别包括三根等间距设置的U型杆。

优选的,所述主体壳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连接板表面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颈、矩形包围板和主体壳底部分别与连接板上端固定,所述轴承保护圈一侧与矩形包围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接触圈配合插杆固定轮毂防护组件,轴承保护圈与接触圈内卡接,多个呈圆周阵列排布的缓冲块,用于吸收轴承保护圈的冲击力,提升轴承保护圈的防撞击能力,第一轴防护槽用于从动轴的端部防护,第二轴防护槽保护主动轴端部,延长轴端部使用寿命,防止轴端部变形,第一保护环、第二保护环配合加强圈提升接触圈内安装部件的撞击防护效果,网箍用于钢丝网的安装,钢丝网对接触圈一端保护,具有缓冲能力;

(2)本实用新型两个连接板用于主体壳底部的固定连接,稳定装置安装,横条用于主体壳外部保护,作为缓冲部件,吸收主体壳表面的撞击,防止主体壳受冲击变形,防撞杆为半包围防护杆,防护主体壳前后两端,抵御主体壳表面的冲击,该装置可对输送机机头进行全方位保护,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的左侧视角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的接触圈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的接触圈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轮毂防护组件;11、接触圈;111、插杆;12、第一轴防护槽;121、第二轴防护槽;13、轴承保护圈;131、缓冲块;14、第一保护环;141、第二保护环;142、加强圈;143、网箍;144、钢丝网;2、机身防护组件;21、主体壳;22、连接板;221、螺栓孔;23、盒体保护罩;24、散热孔;25、横条;26、防撞杆;27、连接颈;28、矩形包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轮毂防护组件1和机身防护组件2,接触圈11为类椭圆环状,接触圈11内螺纹贯穿连接有若干个插杆111,机身防护组件2设置于轮毂防护组件1侧面,轮毂防护组件1包括接触圈11,接触圈11内设有第一轴防护槽12和第二轴防护槽121,用于保护转轴,第二轴防护槽121侧面卡接同轴心的轴承保护圈13,轴承保护圈13表面设有多个等间距的缓冲块131,多个缓冲块131呈圆周阵列状排布,接触圈11一侧固定有第一保护环14,第一保护环14内壁卡接有第二保护环141,第二保护环141内壁固定有加强圈142,加强圈142内壁设有网箍143,网箍143侧面连接有钢丝网144;

其中,接触圈11配合插杆111固定轮毂防护组件1,轴承保护圈13与接触圈11内卡接,多个呈圆周阵列排布的缓冲块131,用于吸收轴承保护圈13的冲击力,提升轴承保护圈13的防撞击能力,第一轴防护槽12用于从动轴的端部防护,第二轴防护槽121保护主动轴端部,延长轴端部使用寿命,防止轴端部变形,第一保护环14、第二保护环141配合加强圈142提升接触圈11内安装部件的撞击防护效果,网箍143用于钢丝网144的安装,钢丝网144对接触圈11一端保护,具有缓冲能力。

请参阅图1-图3,机身防护组件2包括主体壳21、两个连接板22、若干个横条25和两组防撞杆26,横条25为橡胶条,用于吸收主体壳21所受冲击力,主体壳21两侧分别开设有散热孔24,连接板22表面设有螺栓孔221,防撞杆26为U型杆,每组防撞杆26分别包括三根等间距设置的U型杆,两个连接板22设于主体壳21两侧,主体壳21表面设有盒体保护罩23,用于保护接线盒,主体壳21一侧固定有连接颈27,连接颈27一端固定有矩形包围板28,连接颈27、矩形包围板28和主体壳21底部分别与连接板22上端固定,轴承保护圈13一侧与矩形包围板28固定;

其中,两个连接板22用于主体壳21底部的固定连接,稳定装置安装,横条25用于主体壳21外部保护,作为缓冲部件,吸收主体壳21表面的撞击,防止主体壳21受冲击变形,防撞杆26为半包围防护杆,防护主体壳21前后两端,抵御主体壳21表面的冲击,该装置可对输送机机头进行全方位保护,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防护效果好。

整体的工作原理为,接触圈11配合插杆111固定轮毂防护组件1,轴承保护圈13与接触圈11内卡接,多个呈圆周阵列排布的缓冲块131,用于吸收轴承保护圈13的冲击力,提升轴承保护圈13的防撞击能力,第一轴防护槽12用于从动轴的端部防护,第二轴防护槽121保护主动轴端部,延长轴端部使用寿命,防止轴端部变形,第一保护环14、第二保护环141配合加强圈142提升接触圈11内安装部件的撞击防护效果,网箍143用于钢丝网144的安装,钢丝网144对接触圈11一端保护,具有缓冲能力,两个连接板22用于主体壳21底部的固定连接,稳定装置安装,横条25用于主体壳21外部保护,作为缓冲部件,吸收主体壳21表面的撞击,防止主体壳21受冲击变形,防撞杆26为半包围防护杆,防护主体壳21前后两端,抵御主体壳21表面的冲击,该装置可对输送机机头进行全方位保护,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防护效果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声明:
“刮板输送机机头安全防护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