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

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

86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福建华电储运有限公司  
2023-11-23 16:23:17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架(1)两端的电机滚筒(2)和从动滚筒(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并位于所述电机滚筒(2)和所述从动滚筒(3)之间的上托辊(4)和下托辊(5),所述电机滚筒(2)、所述从动滚筒(3)、所述上托辊(4)和所述下托辊(5)上套接有输送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面装置包括改向滚筒(7)、托辊组件(8)、第一卷扬机(9)和第二卷扬机(10),所述改向滚筒(7)设置在所述下托辊(5)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改向滚筒(7)位于所述电机滚筒(2)和所述从动滚筒(3)之间且靠近所述从动滚筒(3)一侧;所述托辊组件(8)设置在所述下托辊(5)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托辊组件(8)位于所述改向滚筒(7)和所述电机滚筒(2)之间;所述第一卷扬机(9)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并设置在所述托辊组件(8)和所述电机滚筒(2)之间,所述第一卷扬机(9)的第一牵引绳(91)可在所述托辊组件(8)上移动;所述第二卷扬机(10)设置在所述从动滚筒(3)的一侧,所述第二卷扬机(10)的第二牵引绳(11)可在所述电机滚筒(2)、所述上托辊(4)和所述从动滚筒(3)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件(8)包括多个支撑柱(81)、支撑板(82)和多个托辊(83),多个所述支撑柱(81)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支撑板(82)连接在多个所述支撑柱(81)上,多个所述托辊(83)连接在所述支撑板(8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面装置还包括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用于安装所述改向滚筒(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向滚筒(7)和多个所述托辊(83)与所述下托辊(5)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说明书: 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港口、矿山、煤矿的主要设备,其主要由电动机、液力耦合器、减速机、落料管、导料槽、输送带和托辊等组成。

输送带传输距离长,短则几百米,长则1000多米。输送带的工作面与物料和导料槽橡皮直接接触,工作面磨损位置在导料槽防溢裙板橡皮处最为突出,而输送带的非工作面基本没磨损,仍然可以使用。在实际的操作中,输送带工作面磨损后就必须进行更换,将整条输送带从带式输送机上拆卸下来重新更换新的输送带,造成了资源浪费。据此,亟需一种翻面装置对输送带进行翻面,将输送带的非工作面替代磨损后的输送带的工作面从而成为输送带新的工作面,节约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以解决如何对输送带进行翻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两端的电机滚筒和从动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电机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的上托辊和下托辊,所述电机滚筒、所述从动滚筒、所述上托辊和所述下托辊上套接有输送带,所述翻面装置包括改向滚筒、托辊组件、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所述改向滚筒设置在所述下托辊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改向滚筒位于所述电机滚筒和所述从动滚筒之间且靠近所述从动滚筒一侧;所述托辊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托辊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托辊组件位于所述改向滚筒和所述电机滚筒之间;所述第一卷扬机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并设置在所述托辊组件和所述电机滚筒之间,所述第一卷扬机的第一牵引绳可在所述托辊组件上移动;所述第二卷扬机设置在所述从动滚筒的一侧,所述第二卷扬机的第二牵引绳可在所述电机滚筒、所述上托辊和所述从动滚筒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托辊组件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板和多个托辊,多个所述支撑柱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板连接在多个所述支撑柱上,多个所述托辊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优选地,所述翻面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安装所述改向滚筒。

优选地,所述改向滚筒和多个所述托辊与所述下托辊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所述翻面装置包括改向滚筒、托辊组件、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在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进行翻面时,采用所述翻面装置按照以下工序进行:

首先,将环形的输送带从所述从动滚筒处的位置切断,切断的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位于所述下托辊上,切断的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位于所述从动滚筒上。

然后,将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套接到所述改向滚上,所述第一卷扬机的第一牵引绳连接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利用所述第一卷扬机将所述输送带通过所述下托辊迁移到所述托辊组件上使所述输送带的非工作面贴紧所述托辊组件,将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依次从所述从动滚筒、所述上托辊和所述电机滚筒上迁出。

接着,将所述第二卷扬机的第二牵引绳依次沿着所述从动滚筒、所述上托辊和所述电机滚筒连接到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转动所述第二卷扬机将所述输送带依次套接到所述电机滚筒和所述上托辊上以使所述输送带的工作面紧贴所述电机滚筒和所述上托辊,所述输送带的非工作面暴露在外侧。

当所述第二卷扬机将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拉到所述从动滚筒的上方位置处后,此时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处于所述托辊组件上,使用所述第二卷扬机的牵引绳连接到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将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拉到所述从动滚筒的上方位置处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汇合。

最后,拆除所述托辊组件,将所述输送带迁移到所述下托辊上,此时所述输送带的非工作面紧贴所述下托辊,所述输送带的工作面紧贴所述从动滚筒,随后将所述输送带的第一端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二端进行连接,完成整条所述输送带的翻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翻面的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面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支架1两端的电机滚筒2和从动滚筒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并位于所述电机滚筒2和所述从动滚筒3之间的上托辊4和下托辊5,所述电机滚筒2、所述从动滚筒3、所述上托辊4和所述下托辊5上套接有输送带6。

如图1所示,所述翻面装置包括改向滚筒7、托辊组件8、第一卷扬机9和第二卷扬机10,所述改向滚筒7设置在所述下托辊5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改向滚筒7位于所述电机滚筒2和所述从动滚筒3之间且靠近所述从动滚筒3一侧;所述托辊组件8设置在所述下托辊5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托辊组件8位于所述改向滚筒7和所述电机滚筒2之间;所述第一卷扬机9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并设置在所述托辊组件8和所述电机滚筒2之间,所述第一卷扬机9的第一牵引绳91可在所述托辊组件8上移动;所述第二卷扬机10设置在所述从动滚筒3的一侧,所述第二卷扬机10的第二牵引绳11可在所述电机滚筒2、所述上托辊4和所述从动滚筒3上移动。

优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托辊组件8包括多个支撑柱81、支撑板82和多个托辊83,多个所述支撑柱81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支撑板82连接在多个所述支撑柱81上,多个所述托辊83连接在所述支撑板82上。

具体地,所述多个支撑柱81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便于安装和拆卸托辊组件8。

图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带翻面的工序图,结合图1-图6,具体地,在对所述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6进行翻面时,按照如下工序进行:

(1)如图1和图2所示,先将环形的所述输送带6从所述从动滚筒3处的位置切断,即图2中箭头A所指处,切断的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位于所述下托辊5上,切断的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位于所述从动滚筒3上,将所述第一卷扬机9的第一牵引绳91移动到切断处,此时所述输送带6的工作面紧贴所述下托辊5的表面、所述输送带6的非工作面紧贴所述电机滚筒2、所述从动滚筒3和所述上托辊4的表面。

(2)如图1和图3所示,将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套接到所述改向滚筒7上,所述第一卷扬机9的第一牵引绳91连接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利用所述第一卷扬机9将所述输送带6通过所述下托辊5迁移到所述托辊组件8上,使所述输送带6的非工作面贴紧所述托辊组件8上的托辊83表面,随后继续驱动所述第一卷扬机9将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依次从所述从动滚筒3、所述上托辊4和所述电机滚筒2上拉出,从而将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从带式输送机上取出。

(3)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从带式输送机上取出后,将所述第二卷扬机10的第二牵引绳11依次沿着所述从动滚筒3、所述上托辊4和所述电机滚筒2的表面移动到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处并连接到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然后转动所述第二卷扬机10使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沿着所述电机滚筒2和所述上托辊4的表面移动,从而使所述输送带6的工作面紧贴所述电机滚筒2和所述上托辊4,所述输送带6的非工作面暴露在所述电机滚筒2和所述上托辊4的外侧,将部分所述输送带6套接到所述电机滚筒2和所述上托辊4上。

(4)如图1和图5所示,当所述第二卷扬机10将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拉到所述从动滚筒3的上方位置处后,由于所述输送带6较长,所述输送带6还有部分留在所述托辊组件8上,此时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处于所述托辊组件8上,再次使用所述第二卷扬机10的第二牵引绳11连接到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将所述输送带6沿着所述托辊组件8、所述改向滚筒7和所述从动滚筒3表面朝向所述从动滚筒3方向拉动,在拉动的过程中所述输送带6的非工作面紧贴所述托辊组件8上的托辊83表面,所述输送带6的工作面紧贴所述从动滚筒3的表面,通过所述第二卷扬机10将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拉到所述从动滚筒3的上方位置处与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汇合。

(5)如图1和图6所示,将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拉到与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相同的位置后,拆除所述托辊组件8以及将所述第二卷扬机10的第二牵引绳11从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上取出,将所述输送带6迁移到所述下托辊5上,此时所述输送带6的非工作面紧贴所述下托辊5的表面,所述输送带6的工作面紧贴所述从动滚筒3的表面,随后将所述输送带6的第一端61与所述输送带6的第二端62进行连接,最终完成所述输送带6的非工作面和工作面的替换,完成对整条所述输送带6的翻面。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翻面装置还包括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连接在所述支架1上,用于安装所述改向滚筒7。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所述改向滚筒7和多个所述托辊83与所述下托辊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所述输送带6通过所述改向滚筒7和多个所述托辊83与所述下托辊5时能够水平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能够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进行翻面,用未损坏的非工作面替换掉损坏的工作面继续进行工作,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声明:
“用于带式输送机的翻面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