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

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

30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龙门峡南煤矿  
2023-11-23 13:23:03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包括导筒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加强筋、若干防护钢、以及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缓冲件,其中一个缓冲件正对带式输送机的卸载点,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板及弹性件,所述缓冲板的一侧转动安装于所述导筒本体上,所述缓冲板的转动面垂直于水平方向,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缓冲板与导筒本体之间;所述若干加强筋至少布设于所述缓冲板的下方,所述若干加强筋焊接于所述导筒本体的内侧壁,并呈横竖交叉布置,其中,横向布置的所述加强筋为角钢,所述角钢扣设于所述导筒本体的内侧壁;所述防护钢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角钢之间,所述防护钢包括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钢板的另一侧焊接于所述导筒本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呈钝角,所述第一钢板向下倾斜,所述第二钢板平行于竖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包括若干工字钢,所述若干工字钢水平堆叠并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筒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缓冲板固定于所述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角钢之间上下布设有多个防护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其特征在于,竖向布置的所述加强筋包括槽钢和/或方钢。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在110-130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为120±1度。

说明书: 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物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

背景技术

在矿物开采中,以煤矿开采为例,在矿井中通常采用带式输送机来运输煤矸,在带式输送机的卸载点安装导筒来进行卸料。

然而,发明人发现,目前卸载点安装的导筒大多采用厚8mm的普通钢板加工制作,带式输送机卸料时,煤矸在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速度下进行卸料,而煤矸自身具有较大的势能,在卸料时煤矸对导筒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导筒磨损、变形甚至损坏,缩短导筒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能够有效缓冲煤矸的冲击,降低导筒磨损、变形的情况,提升导筒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包括导筒本体,还包括若干加强筋、若干防护钢、以及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缓冲件,其中一个缓冲间正对带式输送机的卸载点,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板及弹性件,所述缓冲板的一侧转动安装于所述导筒本体上,所述缓冲板的转动面垂直于水平方向,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缓冲板与导筒本体之间;所述若干加强筋至少布设于所述缓冲板的下方,所述若干加强筋焊接于所述导筒本体的内侧壁,并呈横竖交叉布置,其中,横向布置的所述加强筋为角钢,所述角钢扣设于所述导筒本体的内侧壁;所述防护钢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角钢之间,所述防护钢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钢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钢板的另一侧焊接于所述导筒本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呈钝角,所述第一钢板向下倾斜,所述第二钢板平行于竖直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包括若干工字钢,所述若干工字钢水平堆叠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筒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缓冲板固定于所述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角钢之间上下布设有多个防护钢。

进一步地,竖向布置的所述加强筋包括槽钢和/或方钢。

进一步地,所述钝角在110-13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钝角为120±1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卸料导筒包括导筒本体,还包括若干加强筋、若干防护钢、以及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缓冲件,通过设置缓冲件,从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点落下的矿物不会直接对导筒本体形成冲击,而是在缓冲件的缓冲作用下向下掉落,横竖交叉布置的加强筋有效提升了导筒本体的结构强度,同时横向布置的角钢与防护钢相配合,使得下落的矿物不会与导筒本体的侧壁相接触,进一步避免了矿物对导筒侧壁的冲击。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缓冲煤矸的冲击,降低导筒磨损、变形的情况,提升导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强筋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0-导筒本体;11-转轴;12-安装孔;

20-缓冲件;21-缓冲板;211-工字钢;22-弹性件;

30-加强筋;31-角钢;

40-防护钢;41-第一钢板;42-第二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在矿物开采中,以煤矿开采为例,在矿井中通常采用带式输送机来运输煤矸,在带式输送机的卸载点安装导筒来进行卸料。然而,发明人发现,目前卸载点安装的导筒大多采用厚8mm的普通钢板加工制作,带式输送机卸料时,煤矸在带式输送机的运行速度下进行卸料,而煤矸自身具有较大的势能,在卸料时煤矸对导筒的冲击力较大,容易造成导筒磨损、变形甚至损坏,缩短导筒的使用寿命。基于此,发明人创造出了本申请的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包括导筒本体10,还包括若干加强筋30、若干防护钢40、以及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缓冲件20。其中一个缓冲间正对带式输送机的卸载点,所述缓冲件20包括缓冲板21及弹性件22,所述缓冲板21的一侧转动安装于所述导筒本体10上,所述缓冲板21的转动面垂直于水平方向,所述弹性件22连接在所述缓冲板21与导筒本体10之间。这里,导筒的横截面可以呈矩形、也可以呈圆形,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缓冲件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一个缓冲件20正对带式输送机的卸载点,另一个缓冲件20则靠近该卸载点并位于卸载点的下方。例如,缓冲件20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分别位于矩形的导筒本体10的四个侧面。

所述若干加强筋30至少布设于所述缓冲板21的下方,所述若干加强筋30焊接于所述导筒本体10的内侧壁,并呈横竖交叉布置,其中,横向布置的所述加强筋30为角钢31,所述角钢31扣设于所述导筒本体10的内侧壁。这里,角钢31能够防止矿物对导筒本体10的冲击,角钢31的倾角也正好能够引导矿物向下,同时也能够使得矿物不会在角钢31处堆积。

所述防护钢40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角钢31之间,所述防护钢40第一钢板41及第二钢板42,所述第一钢板4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钢板4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钢板41的另一侧焊接于所述导筒本体10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钢板41与所述第二钢板42呈钝角,所述第一钢板41向下倾斜,所述第二钢板42平行于竖直方向。防护钢40的设置正好填补角钢31之间的空间,能够有效避免矿物对角钢31之间的导筒本体10的冲击,同时第一钢板41向下倾斜、以及第二钢板42呈竖直还能够对矿物起到引导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卸料导筒包括导筒本体10,还包括若干加强筋30、若干防护钢40、以及至少两个相对布置的缓冲件20,通过设置缓冲件20,从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点落下的矿物不会直接对导筒本体10形成冲击,而是在缓冲件20的缓冲作用下向下掉落,横竖交叉布置的加强筋30有效提升了导筒本体10的结构强度,同时横向布置的角钢31与防护钢40相配合,使得下落的矿物不会与导筒本体10的侧壁相接触,进一步避免了矿物对导筒侧壁的冲击。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缓冲煤矸的冲击,降低导筒磨损、变形的情况,提升导筒的使用寿命。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缓冲板21包括若干工字钢211,所述若干工字钢211水平堆叠并焊接连接。因缓冲板21直接受到矿物的冲击,如此设置,能够有效提升缓冲板21的强度,提升使用寿命。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筒本体10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1,所述缓冲板21固定于所述转轴11上。相比于缓冲板21直接与导筒本体10的侧壁转动连接,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对导筒本体10的冲击。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2包括弹簧。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角钢31之间上下布设有多个防护钢40。如此设置,在角钢31之间的距离较长时,采用一个防护钢40将使第一钢板41和第二钢板42过长,从而在同样的作用力下,扭矩更大,不利于防护钢40与导筒本体10连接的稳定性,设置多个防护钢40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竖向布置的所述加强筋30包括槽钢和/或方钢。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钝角在110-130度之间。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钝角为120±1度。因钝角越大,则防护钢40的防护长度越大,那么相应的扭矩则越大,结构强度变低,经实践验证,处于该钝角为120±1度时能够在防护高度与结构强度之间得到平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矿井带式输送机用卸料导筒”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