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

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

466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3-11-23 10:29:3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托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所述第二支撑架(2)包括能够沿边辊轴线第一方向滑入和滑出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第一上部支撑组件(2-1)和能够沿中辊(5)轴线第二方向滑入和滑出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第二上部支撑组件(2-2),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中辊(5)轴线的两个方向;

所述第一上部支撑组件(2-1)包括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上的第一边辊支撑架,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上部支撑组件(2-2)包括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中辊支撑架及第二边辊支撑架,所述中辊支撑架和所述第二边辊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上,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底部支撑横梁(1-1)及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撑横梁(1-1)底端的底座(1-2),所述底座(1-2)用于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1-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横梁(1-1)底端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和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均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撑横梁(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横梁(1-1)上表面形成滑轨,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下表面和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下表面均分别设有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为顶端中间位置向底端两侧渐扩的V型滑轨,所述滑槽为与所述V型滑轨配合的V型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辊支撑架包括分别用于支撑第一边辊(6)相对两端的第一支撑柱(2-1-2)和第二支撑柱(2-1-3),所述第一支撑柱(2-1-2)和所述第二支撑柱(2-1-3)均安装在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梁上,所述第一支撑柱(2-1-2)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撑柱(2-1-3)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辊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2-1-2)和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连接的第一加强支撑杆(2-1-4)。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辊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撑柱(2-2-2)和第四支撑柱(2-2-3),所述第三支撑柱(2-2-2)和所述第四支撑柱(2-2-3)支撑所述中辊(5)的相对两端;

所述第二边辊支撑架包括第五支撑柱(2-2-6)和第六支撑柱(2-2-4),所述第五支撑柱(2-2-6)和所述第六支撑柱(2-2-4)支撑第二边辊(7)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支撑柱(2-2-2)、所述第四支撑柱(2-2-3)、所述第五支撑柱(2-2-6)和所述第六支撑柱(2-2-4)均安装在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上,所述第六支撑柱(2-2-4)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五支撑柱(2-2-6)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柱(2-2-3)和所述第五支撑柱(2-2-6)由同一个支撑件折弯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辊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六支撑柱(2-2-4)和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连接的第二加强支撑杆(2-2-5)。

10.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托辊组。

说明书: 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托辊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托辊组的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托辊组作为带式输送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物料连续运输的直接承载部件,因其连续转动而造成的辊子表面磨损、轴承失效,甚至托辊组架体变形、损坏等,会对物料连续运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比如胶带磨损、胶带跑偏、胶带断裂,甚至也会导致火灾的产生。因此,托辊组的日常维修也是带式输送机维护的重要环节。在生产使用中,DTII(A)型带式输送机托辊组被行业广泛应用,其他非标准的托辊组也多是基于DTII(A)形式演化出来的,在需要将托辊组拆卸下来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先将胶带抬起,从而保证托辊架体可以从带式输送机侧面抽出。

如图1所示,对于导料槽02下部的托辊组(缓冲托辊组、槽型托辊组等)来说,因相邻的托辊组间的安装间距较小,不利于托辊组沿带式输送机中心线倾斜放倒后从侧面抽出,并且安装在其上部的导料槽02因上下均与相对固定的部件相连接(焊接、栓接等),导致导料槽01在后期检修作业中不易(或无法)拆卸,这都会对托辊组的检修造成困难(如必须先拆除带式输送机的其他部件),甚至无法将托辊组从带式输送机上拆卸下来。

因此,如何便于托辊组拆卸,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托辊组,该托辊组便于拆卸。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托辊组的带式输送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辊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能够沿边辊轴线第一方向滑入和滑出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上部支撑组件和能够沿中辊轴线第二方向滑入和滑出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上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中辊轴线的两个方向;

所述第一上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上部支撑横梁及安装在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上的第一边辊支撑架,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上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上部支撑横梁、中辊支撑架及第二边辊支撑架,所述中辊支撑架和所述第二边辊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上,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在上述托辊组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底部支撑横梁及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撑横梁底端的底座,所述底座用于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撑横梁底端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和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均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撑横梁上。

可选地,在上述托辊组中,所述底部支撑横梁上表面形成滑轨,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下表面和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下表面均分别设有沿所述滑轨滑动的滑槽。

可选地,在上述托辊组中,所述滑轨为顶端中间位置向底端两侧渐扩的V型滑轨,所述滑槽为与所述V型滑轨配合的V型滑槽。

可选地,在上述托辊组中,所述第一边辊支撑架包括分别用于支撑第一边辊相对两端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安装在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梁上,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

可选地,在上述托辊组中,所述第一边辊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连接的第一加强支撑杆。

可选地,在上述托辊组中,所述中辊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支撑所述中辊的相对两端;

所述第二边辊支撑架包括第五支撑柱和第六支撑柱,所述第五支撑柱和所述第六支撑柱支撑所述第二边辊相对两端,所述第三支撑柱、所述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五支撑柱和所述第六支撑柱均安装在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上,所述第六支撑柱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五支撑柱的高度。

可选地,在上述托辊组中,所述第四支撑柱和所述第五支撑柱由同一个支撑件折弯形成。

可选地,在上述托辊组中,所述第二边辊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六支撑柱和所述第二上部支撑横梁连接的第二加强支撑杆。

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托辊组,所述托辊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托辊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辊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包括能够沿边辊轴线第一方向滑入和滑出第一支撑架的第一上部支撑组件和能够沿中辊轴线第二方向滑入和滑出第一支撑架的第二上部支撑组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中辊轴线的两个方向。第一上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上部支撑横梁及安装在第一上部支撑横梁上的第一边辊支撑架,第一上部支撑横梁与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二上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上部支撑横梁、中辊支撑架及第二边辊支撑架,中辊支撑架和第二边辊支撑架安装在第二上部支撑横梁上,第二上部支撑横梁与第二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内的托辊组中,由于第二支撑架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上部支撑组件和第二上部支撑组件,使得滑动拖动第一上部支撑组件和第二上部支撑组件进而实现中辊、第一边辊和第二边辊拆卸,操作简单,本申请提供的托辊组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传统的托辊组的安装位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托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托辊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第一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第一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上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上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9中:

01、上部落料管;02、导料槽;03、带式输送机机架;

1、第一支撑架;1-1、底部支撑横梁;1-2、底座;

2、第二支撑架;2-1、第一上部支撑组件;2-1-1、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2、第一支撑柱;2-1-3、第二支撑柱;2-1-4、第一加强支撑杆;

2-2、第二上部支撑组件;2-2-1、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2、第三支撑柱;2-2-3、第四支撑柱;2-2-4、第六支撑柱;2-2-5、第二加强支撑杆;2-2-6、第五支撑柱;

3、第一锁紧件;

4、第二锁紧件;

5、中辊;

6、第一边辊;

7、第二边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托辊组,该托辊组便于拆卸。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托辊组的带式输送机。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至图9。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托辊组包括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2包括能够沿边辊轴线第一方向滑入和滑出第一支撑架1的第一上部支撑组件2-1和能够沿中辊5轴线第二方向滑入和滑出第一支撑架1的第二上部支撑组件2-2,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中辊5轴线的两个方向。

第一上部支撑组件2-1包括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及安装在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上的第一边辊支撑架,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与第一支撑架1可拆卸连接。

第二上部支撑组件2-2包括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中辊支撑架及第二边辊支撑架,中辊支撑架和第二边辊支撑架安装在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1-1上,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与第一支撑架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中辊5安装于中辊支撑架,且可自由转动。第一边辊6安装在第一边辊支撑架上,且可自由转动,第二边辊7安装在第二边辊支撑架上,且可自由转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架1包括底部支撑横梁1-1及安装在底部支撑横梁1-1底端的底座1-2。底座1-2用于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可拆卸连接,底座1-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底部支撑横梁1-1底端的相对两侧,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和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均安装在底部支撑横梁1-1上,具头的,底部支撑横梁1-1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螺接等方式安装在底座1-2上。具体的,底座1-2通过第二锁紧件4安装在带式输送机中间架上,具体的,第二锁紧件4优选为螺纹紧固件。底座1-2上设有安装孔,第二锁紧件4穿过安装孔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固定。

为了便于加工,底部支撑横梁1-1优选为一体折弯成型的板体结构,底座1-2优选为板体结构。

具体的,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和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均分别通过第一锁紧件3连接在底部支撑横梁1-1上,具体的,第一锁紧件3优选为螺纹紧固组件。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和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设有安装第一锁紧件3的圆孔,第一锁紧件3穿过圆孔旋入底部支撑横梁1-1上的相应螺纹孔内,实现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和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与底部支撑横梁1-1锁紧。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内的托辊组中,由于第二支撑架2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上部支撑组件2-1和第二上部支撑组件2-2,进而使得滑动拖动第一上部支撑组件2-1和第二上部支撑组件2-2进而实现中辊5、第一边辊6和第二边辊7拆卸,操作简单,本申请提供的托辊组便于拆卸。

优选,第一支撑架1和第二支撑架2为金属件。

为了提高拆装稳定性,优选,底部支撑横梁上表面形成滑轨,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下表面和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2-1下表面均分别设有沿滑轨滑动的滑槽。具体的,滑槽可以为长条弧形滑槽。

为了便于加工,优选,滑轨为顶端中间位置向底端两侧渐扩的V型滑轨,滑槽为与V型滑轨配合的V型滑槽。即,底部支撑横梁的上表面为向下开口的V型结构。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边辊支撑架包括分别用于支撑第一边辊6相对两端的第一支撑柱2-1-2和第二支撑柱2-1-3,第一支撑柱2-1-2和第二支撑柱2-1-3均安装在第一上部支撑梁上,第一支撑柱2-1-2的高度第二支撑柱2-1-3的高度。具体的,第一支撑柱2-1-2和第二支撑柱2-1-3可以焊接在第一上部支撑梁上。第一支撑柱2-1-2和第二支撑柱2-1-3顶部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边辊6的卡槽。

为了提高第一边辊6支撑稳定性,优选,第一边辊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2-1-2和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连接的第一加强支撑杆2-1-4,具体的,第一加强支撑杆2-1-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撑柱2-1-2和第一上部支撑横梁2-1-1上。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优选,中辊支撑架包括第三支撑柱2-2-2和第四支撑柱2-2-3,第三支撑柱2-2-2和第四支撑柱2-2-3支撑中辊5的相对两端。

第二边辊支撑架包括第五支撑柱2-2-6和第六支撑柱2-2-4,第五支撑柱2-2-6和第六支撑柱2-2-4支撑第二边辊7相对两端,第三支撑柱2-2-2、第四支撑柱2-2-3、第五支撑柱2-2-6和第六支撑柱2-2-4均安装在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1-1上,优选,第三支撑柱2-2-2、第四支撑柱2-2-3、第五支撑柱2-2-6和第六支撑柱2-2-4均焊接在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1-1上。第六支撑柱2-2-4的高度高于第五支撑柱2-2-6的高度。第三支撑柱2-2-2、第四支撑柱2-2-3设有用于安装中辊5的卡槽,第五支撑柱2-2-6和第六支撑柱2-2-4设有用于卡接第二边辊7的卡槽。

具体的,第四支撑柱2-2-3和第五支撑柱2-2-6由同一个支撑件折弯形成。支撑件优选焊接在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1-1上,第四支撑柱2-2-3和第五支撑柱2-2-6由同一个支撑件折弯形成,提高支撑稳定性。

为了提高第二边辊7支撑稳定性,优选,第二边辊支撑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六支撑柱2-2-4和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1-1连接的第二加强支撑杆2-2-5。优选,第二加强支撑杆2-2-5两端分别与第六支撑柱2-2-4和第二上部支撑横梁2-1-1焊接。

当需要拆卸托辊组时,通过旋转第一锁紧件3,将第二支撑架2与第一支撑架1分离,从带式输送机侧面两侧分别抽出第一上部支撑组件2-1和第二上部支撑组件2-2,进而方便地实现第一支撑架1从带式输送机侧面抽出,而不用对胶带以及胶带上部的其他部件进行任何辅助操作,能够方便实现托辊组从带式输送机侧面抽出,方便检修和维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托辊组,其中托辊组为上述任一种托辊组。前文叙述了关于托辊组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包括上述托辊组,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声明:
“托辊组及带式输送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