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带式输送机托辊组

带式输送机托辊组

104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盐城市同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2023-11-22 14:50:4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侧卡合设有托辊(2),所述支架(1)包括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顶面固定设有一号支撑板(12),所述一号支撑板(12)的一侧固定设有二号支撑板(13),所述二号支撑板(13)包括固定板(131),所述固定板(131)固定在安装板(11)上,所述固定板(131)的顶面卡合设有限位板(132),所述限位板(132)上卡合设有连接件(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板(12)上开设有一号卡槽(121),所述托辊(2)与一号卡槽(121)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1)上开设有插槽(1311),所述限位板(132)的下端卡合在插槽(131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2)的底面固定设有插板(1321),所述插板(1321)卡合在插槽(1311)的内侧,所述限位板(132)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二号卡槽(1322),所述二号卡槽(1322)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一号转子(1323),所述限位板(132)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三号卡槽(1324),所述三号卡槽(1324)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二号转子(1325),所述三号卡槽(1324)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三号转子(13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3)包括转动板(1331),所述转动板(1331)卡合在三号卡槽(1324)的内侧,所述转动板(1331)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1332),所述连接板(1332)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框(13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2)包括倾斜辊(21)与水平辊(22),所述倾斜辊(21)与水平辊(22)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辊(21)包括辊面(211),所述辊面(211)的内侧固定设有连接轴(212),所述连接轴(212)的一端卡合在一号卡槽(121)内,所述连接轴(212)的另一端卡合在限位框(1333)的内侧。

说明书: 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托辊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

背景技术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可以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托辊运转必须灵活可靠,减少输送带同托辊的摩擦力。

现有托辊组的托辊通常套接在托辊支架的转动轴上,在使用时对输送带与物料进行支撑,同时通过与输送带的摩擦进行转动,经研究,托辊对输送带产生了70%以上的阻力,因此托辊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托辊组上设有倾斜托辊与水平托辊,倾斜摆放的托辊使用时在自身重力与输送带、物料压力共同作用下容易向连接轴较低的一端偏移,偏移的倾斜托辊一端容易与托辊架接触,从而在转动时产生多余的摩擦,从而增加了托辊转动的阻力,降低了托辊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性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卡合设有托辊,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设有一号支撑板,所述一号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设有二号支撑板,所述二号支撑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卡合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卡合设有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支撑板上开设有一号卡槽,所述托辊与一号卡槽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插槽,所述限位板的下端卡合在插槽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的底面固定设有插板,所述插板卡合在插槽的内侧,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二号卡槽,所述二号卡槽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一号转子,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三号卡槽,所述三号卡槽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二号转子,所述三号卡槽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三号转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卡合在三号卡槽的内侧,所述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辊包括倾斜辊与水平辊,所述倾斜辊与水平辊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倾斜辊包括辊面,所述辊面的内侧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卡合在一号卡槽内,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卡合在限位框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托辊和连接件,基于一般的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组,本方案在托辊的内侧固定套接设置连接轴,将托辊通过连接轴卡合在支架上,在连接轴的一端外侧卡合设置连接件,将连接件卡合在支架上,使得在带式输送带带动托辊转动时,由托辊带动连接件转动,本方案在连接件卡合的三号卡槽内壁上卡合设置二号转子与三号转子,当连接件转动时通过二号转子与三号转子减少连接件与支架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强连接件转动的灵活性,从而提高托辊转动的灵活性,避免倾斜辊在重力与压力作用下接触支架导致摩擦力增加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安装板;12、一号支撑板;121、一号卡槽;13、二号支撑板;131、固定板;1311、插槽;132、限位板;1321、插板;1322、二号卡槽;1323、一号转子;1324、三号卡槽;1325、二号转子;1326、三号转子;133、连接件;1331、转动板;1332、连接板;1333、限位框;2、托辊;21、倾斜辊;211、辊面;212、连接轴;22、水平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组,包括支架1,支架1的内侧卡合设有托辊2,支架1包括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顶面固定设有一号支撑板12,一号支撑板12的一侧固定设有二号支撑板13,二号支撑板13包括固定板131,固定板131固定在安装板11上,固定板131的顶面卡合设有限位板132,限位板132上卡合设有连接件133。

参照图3与图4所示,具体的,一号支撑板12上开设有一号卡槽121,托辊2与一号卡槽121卡合;固定板131上开设有插槽1311,限位板132的下端卡合在插槽1311的内侧;限位板132的底面固定设有插板1321,插板1321卡合在插槽1311的内侧,限位板132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二号卡槽1322,二号卡槽1322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一号转子1323,限位板132的另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三号卡槽1324,三号卡槽1324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二号转子1325,三号卡槽1324的内壁上卡合设有三号转子1326;连接件133包括转动板1331,转动板1331卡合在三号卡槽1324的内侧,转动板1331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板1332,连接板1332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框1333;托辊2包括倾斜辊21与水平辊22,倾斜辊21与水平辊22结构相同;倾斜辊21包括辊面211,辊面211的内侧固定设有连接轴212,连接轴212的一端卡合在一号卡槽121内,连接轴212的另一端卡合在限位框1333的内侧;基于一般的带式输送机的托辊组,本方案在托辊2的内侧固定套接设置连接轴212,将托辊2通过连接轴212卡合在支架1上,在连接轴212的一端外侧卡合设置连接件133,将连接件133卡合在支架1上,使得在带式输送带带动托辊2转动时,由托辊2带动连接件133转动,本方案在连接件133卡合的三号卡槽1324内壁上卡合设置二号转子1325与三号转子1326,当连接件133转动时通过二号转子1325与三号转子1326减少连接件133与支架1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强连接件133转动的灵活性,从而提高托辊2转动的灵活性,避免倾斜辊21在重力与压力作用下接触支架1导致摩擦力增加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将连接轴212固定在辊面211的内侧,随后将限位板132通过插板1321卡合在固定板131上,随后将连接轴212的一端卡合在一号卡槽121内,将连接轴212的另一端卡合在连接件133上的限位框1333内,从而完成倾斜辊21的安装,在倾斜辊21对输送带进行支撑时,输送带带动倾斜辊21转动的同时,倾斜辊21在自身重力与输送带压力作用下向一侧偏移,本方案通过在连接轴212的一端卡合连接件133,连接件133卡合在三号卡槽1324内,连接件133的外壁与二号转子1325、三号转子1326接触,当倾斜辊21挤压连接件133并带动连接件133转动时,通过二号转子1325与三号转子1326减少连接件133与支架1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强连接件133的转动灵活性,从而增强倾斜辊21的灵活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带式输送机托辊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