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

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

191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王晓林  
2023-11-21 15:55:25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包括第一螺杆(1)和转动板(2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空心圆环(2),所述空心圆环(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实心圆环(3),所述第一实心圆环(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卡块(4),所述滑动卡块(4)的表面与空心圆环(2)滑动连接,所述空心圆环(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5)、第二圆杆(8)、第三圆杆(10)和第四圆杆(16),所述第一圆杆(5)的表面与滑动卡块(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杆(5)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滑动卡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7),所述第二圆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板(9),所述第一齿板(9)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第一转动杆(7)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圆杆(10)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拉簧,所述第三圆杆(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板(11),所述空心圆环(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形齿轮(12),所述圆形齿轮(12)均与第一齿板(9)和第二齿板(11)啮合,所述第二齿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13),所述空心圆环(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滑轮(14),所述钢丝绳(13)的表面与定滑轮(14)滑动连接,所述空心圆环(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5)和第五圆杆(18),所述第二螺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矩形板(17),所述第四圆杆(16)的表面与矩形板(17)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圆杆(18)通过第一皮带轮(19)与第二螺杆(15)活动连接,所述第五圆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20),所述空心圆环(2)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T形杆(22),所述第一T形杆(22)的一端延伸至空心圆环(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21),所述第一伞形齿轮(20)与第二伞形齿轮(21)啮合,所述第一实心圆环(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板(24)的内壁与第二转动杆(2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24)之间通过输送带(25)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实心圆环(26),所述第二实心圆环(2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方形空心箱(28),所述方形空心箱(2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座(29),所述支撑座(2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卡块(30),所述T形卡块(30)的表面与方形空心箱(28)滑动连接,所述方形空心箱(2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31),所述方形空心箱(28)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32),所述横杆(32)的表面与T形卡块(30)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31)的表面通过第三皮带轮(33)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伞形齿轮(34),所述方形空心箱(2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T形杆(35),所述第二T形杆(35)的一端延伸至方形空心箱(28)内并固定连接有第四伞形齿轮(36),所述第三伞形齿轮(34)与第四伞形齿轮(36)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实心圆环(26)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有固定杆(37),所述固定杆(37)的表面与第一实心圆环(3)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9),所述支撑板(39)的顶部抵接有电机(38),所述电机(38)的输出端与第二实心圆环(2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

说明书: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线体输送可根据工艺要求选用:普通连续运行、节拍运行、变速运行等多种控制方式;线体因地制宜选用:直线、弯道、斜坡等线体形式输送设备包括:皮带输送机也叫带式输送机或胶带输送机等,是组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线所不可缺少的经济型物流输送设备。皮带机按其输送能力可分为重型皮带机如矿用皮带输送机,轻型皮带机如用在电子塑料,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等行业。

现有的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大都存在难以矫正并调整输送带松紧程度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大都存在难以矫正并调整输送带松紧程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包括第一螺杆和转动板,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空心圆环,所述空心圆环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实心圆环,所述第一实心圆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卡块,所述滑动卡块的表面与空心圆环滑动连接,所述空心圆环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第二圆杆、第三圆杆和第四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表面与滑动卡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动卡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圆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圆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拉簧,所述第三圆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板,所述空心圆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均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啮合,所述第二齿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空心圆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滑轮,所述钢丝绳的表面与定滑轮滑动连接,所述空心圆环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和第五圆杆,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第四圆杆的表面与矩形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圆杆通过第一皮带轮与第二螺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五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空心圆环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T形杆,所述第一T形杆的一端延伸至空心圆环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实心圆环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转动板的内壁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板之间通过输送带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实心圆环,所述第二实心圆环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方形空心箱,所述方形空心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卡块,所述T形卡块的表面与方形空心箱滑动连接,所述方形空心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方形空心箱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表面与T形卡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表面通过第三皮带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伞形齿轮,所述方形空心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T形杆,所述第二T形杆的一端延伸至方形空心箱内并固定连接有第四伞形齿轮,所述第三伞形齿轮与第四伞形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实心圆环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与第一实心圆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抵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实心圆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通过圆板、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第一T形杆、第二螺杆、第四圆杆、第一齿板、第二齿板、钢丝绳和拉簧之间相互配合,可在输送带松弛偏移位置时,将其调整并矫正,既能解决现有的皮带矫正装置大都存在难以矫正并调整输送带松紧程度的问题,还能达到提高输送带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右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螺杆与第二实心圆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卡块与第二伞形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T形卡块与第二T形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螺杆;2、空心圆环;3、第一实心圆环;4、滑动卡块;5、第一圆杆;6、第一弹簧;7、第一转动杆;8、第二圆杆;9、第一齿板;10、第三圆杆;11、第二齿板;12、圆形齿轮;13、钢丝绳;14、定滑轮;15、第二螺杆;16、第四圆杆;17、矩形板;18、第五圆杆;19、第一皮带轮;20、第一伞形齿轮;21、第二伞形齿轮;22、第一T形杆;23、第二转动杆;24、转动板;25、输送带;26、第二实心圆环;27、支撑柱;28、方形空心箱;29、支撑座;30、T形卡块;31、第三螺杆;32、横杆;33、第三皮带轮;34、第三伞形齿轮;35、第二T形杆;36、第四伞形齿轮;37、固定杆;38、电机;39、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包括第一螺杆1和转动板24,第一螺杆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空心圆环2,空心圆环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实心圆环3,第一实心圆环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卡块4,滑动卡块4的表面与空心圆环2滑动连接,空心圆环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5、第二圆杆8、第三圆杆10和第四圆杆16,第一圆杆5的表面与滑动卡块4滑动连接,第一圆杆5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6,滑动卡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7,第二圆杆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齿板9,第一齿板9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第一转动杆7转动连接,第三圆杆10的表面活动套设有拉簧,第三圆杆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板11,空心圆环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圆形齿轮12,圆形齿轮12均与第一齿板9和第二齿板11啮合,第二齿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13,空心圆环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滑轮14,钢丝绳13的表面与定滑轮14滑动连接,空心圆环2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5和第五圆杆18,第二螺杆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矩形板17,第四圆杆16的表面与矩形板17滑动连接,第五圆杆18通过第一皮带轮19与第二螺杆15活动连接,第五圆杆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20,空心圆环2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T形杆22,第一T形杆22的一端延伸至空心圆环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伞形齿轮21,第一伞形齿轮20与第二伞形齿轮21啮合,第一实心圆环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3,转动板24的内壁与第二转动杆23转动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拉簧的一端与第一齿板9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空心圆环2固定连接,拉簧的设置是为了让滑动卡块4更好的复位,以便后续的操作使用。

具体的,转动板24之间通过输送带25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输送带25的设置是为了方便输送物品,达到省力的作用。

具体的,第一螺杆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实心圆环26,第二实心圆环2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方形空心箱28,方形空心箱2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座29,支撑座2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卡块30,T形卡块30的表面与方形空心箱28滑动连接,方形空心箱2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螺杆31,方形空心箱28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32,横杆32的表面与T形卡块30滑动连接,第三螺杆31的表面通过第三皮带轮33活动连接,第三螺杆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伞形齿轮34,方形空心箱2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T形杆35,第二T形杆35的一端延伸至方形空心箱28内并固定连接有第四伞形齿轮36,第三伞形齿轮34与第四伞形齿轮36啮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伞形齿轮34、第四伞形齿轮36、横杆32、T形卡块30、第三皮带轮33和第三螺杆31之间相互配合,可在需要将限制转动板24时,将其限制住,以防止其在转动时出现意外事故。

具体的,第二实心圆环26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有固定杆37,固定杆37的表面与第一实心圆环3滑动连接,支撑座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9,支撑板39的顶部抵接有电机38,电机38的输出端与第二实心圆环2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机38、第二实心圆环26和固定杆37之间相互配合,可在需要调整输送带25松紧程度时,将其进行调整,以便延长输送带25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成本。

具体的,支撑座2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7。

本实施例中,支撑柱27的设置是为了方便输送物品且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作业。

具体的,支撑柱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

本实施例中,防滑胶垫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支撑柱27打滑且发出刺耳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调整好输送带25的松紧程度后需要运行输送物品时,转动第一T形杆22,第一T形杆22带动第二伞形齿轮21转动,第二伞形齿轮21带动第一伞形齿轮20转动,第一伞形齿轮20带动第五圆杆18转动,第五圆杆18通过第一皮带轮19带动第二螺杆15转动,第二螺杆15带动矩形板17移动,矩形板17带动钢丝绳13移动,钢丝绳13带动第二齿板11移动,第二齿板11带动圆形齿轮12转动,圆形齿轮12带动第一齿板9移动,第一齿板9带动第一转动杆7转动,第一转动杆7带动滑动卡块4移动,滑动卡块4完全远离第一实心圆环3后,即可停止转动第一T形杆22,启动电机38,让电机38带动第二实心圆环26转动,第二实心圆环26带动固定杆37转动,固定杆37带动第一实心圆环3转动,第一实心圆环3带动转动板24转动,转动板24带动输送带25转动开始输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带式输送机用皮带矫正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