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轴辊用的钻孔装置

轴辊用的钻孔装置

41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长白机电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2023-12-20 11:34:4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装夹组件(2),所述装夹组件(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滑轨(12),所述滑轨(1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装夹组件(2)的一侧,第一滑架(13)和第二滑架(14),所述第一滑架(13)和所述第二滑架(14)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12)上,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所述第一丝母(6)和所述第二丝母(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架(13)和所述第二滑架(14)上,丝杆(8),所述丝杆(8)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具有第一螺纹段(801)、第二螺纹段(802),所述第一螺纹段(801)和所述第二螺纹段(802)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所述丝杆(8)的左半段和右半段,所述第一螺纹段(801)和所述第二螺纹段(802)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母(6)和所述第二丝母(7)咬合,第一转动驱动装置(9),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9)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驱动所述丝杆(8)正转或反转,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1),所述第一钻机(10)和所述第二钻机(11)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架(13)和所述第二滑架(14)上;

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段(80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螺纹段(802)的长度,所述丝杆(8)的左半段还具有螺向转换段(803),所述螺向转换段(803)与第一螺纹段(801)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801)靠近所述第二螺纹段(802)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段(801)与所述螺向转换段(803)的长度和等于第二螺纹段(802)的长度;

其中,所述丝杆(8)为中空结构,轴部具有轴腔(804),所述螺向转换段(803)具有若干第一通孔(805)和若干第二通孔(806),所述第一通孔(805)和所述第二通孔(806)均与所述轴腔(804)相通,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805)圆周排列,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806)圆周排列,所述第一通孔(805)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801)和所述第二通孔(806)之间,还包括变螺纹组件(3),所述变螺纹组件(3)设置在所述螺向转换段(803)位置处,包括第一滑块(301),每个所述第一通孔(805)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滑块(301),所述第一滑块(301)的外壁具有第三螺纹部(302),所述第三螺纹部(302)与所述第一螺纹段(801)螺纹方向相同,第二滑块(303),每个所述第二通孔(806)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滑块(303),所述第二滑块(303)的外壁具有第四螺纹部(304),所述第四螺纹部(304)与所述第一螺纹段(801)螺纹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三螺纹部(302)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一通孔(805)后,与第一丝母(6)咬合或取消咬合,所述第四螺纹部(304)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二通孔(806)后,与第一丝母(6)咬合或取消咬合,所述第三螺纹部(302)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丝母(6)的长度,所述第四螺纹部(304)的长度也长于所述第一丝母(6)的长度,还包括滑动驱动组件(4),所述滑动驱动组件(4)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01)和所述第二滑块(303)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组件(2)包括型座体(201),所述型座体(20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上部支撑板(205),所述上部支撑板(205)设置在型座体(201)上方,

螺杆(202),所述螺杆(202)螺纹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板(205)上,

把手(203),所述把手(203)设置在所述螺杆(202)的上端,

型下压件(204),所述型下压件(204)转动设置在所述螺杆(202)的下端,所述型下压件(204)与所述型座体(201)用于装夹待钻孔的辊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螺纹组件(3)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07),所述第一弹性件(307)作用于所述第一滑块(301)和所述第二滑块(303),提供所述第一滑块(301)和所述第二滑块(303)进入所述第一通孔(805)和所述第二通孔(806)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301)具有第一锥面(305),所述第二滑块(303)具有第二锥面(306),所述第一锥面(305)与所述第二锥面(306)相对设置,所述滑动驱动组件(4)包括

推块(401),所述推块(401)滑动设置在所述轴腔(804)中,且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锥形推面(402)和第二锥形推面(403),第一锥形推面(402)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锥面(305)使得所述第一滑块(301)滑动,所述第二锥形推面(403)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锥面(306)使得所述第二滑块(303)滑动,第一线性驱动件(404),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404)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驱动所述推块(401)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驱动组件(4)还包括推力轴承(405),所述推力轴承(405)设置在所述推块(401)上靠近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404)的一侧,导向轮(406),所述导向轮(406)为若干个,圆周排列在所述丝杆(8)的内壁,所述导向轮(406)的轴向平行所述丝杆(8)的轴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404)为液压缸且具有活塞杆(407),所述导向轮(406)围绕所述活塞杆(407)的外壁设置,所述活塞杆(407)与所述推力轴承(405)的一端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钻杆扶~正组件(5),所述钻杆扶正组件(5)包括

第三滑架(501),所述第三滑架(50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12)上,

扶正环(502),所述扶正环(502)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架(5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扶正组件(5)还包括第二线性驱动装置(503),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503)驱动所述第三滑架(501)滑动。

说明书: 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辊轴加工钻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背景技术[0002] 辊轴也叫罗拉,是指机器上能滚动的圆柱形机件的统称,是机械加工设备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元件,不管是全新的辊轴还是待翻新的辊轴,均可能涉及到将辊轴轴部加工出一个贯穿的通孔,此通孔可能为一米多到两米多,也可能更短或更长。深孔钻是专门用于加工深孔的钻头,在机械加工中通常把孔深与孔径之比大于6的孔称为深孔。深孔钻削时,散热和排屑困难,且因钻杆细长而刚性差,易产生弯曲和振动。一般都要借助压力冷却系统解决冷却和排屑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深孔钻对辊轴进行钻孔加工出轴孔,针对于一米多到两米多的轴孔,很难确保加工出的轴孔精度较高,如误差超过1mm,便影响辊轴的使用,但现有技术中,针对于一米多到两米多的轴孔,很难确保误差不超过1mm。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提出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使用深孔钻加工辊轴的轴孔时,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 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包括机架,[0006] 装夹组件,所述装夹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0007] 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装夹组件的一侧,[0008] 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所述第一滑架和所述第二滑架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0009] 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所述第一丝母和所述第二丝母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架和所述第二滑架上,[0010] 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具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段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所述丝杆的左半段和右半段,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段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母和所述第二丝母咬合,[0011] 第一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驱动所述丝杆正转或反转,[0012] 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所述第一钻机和所述第二钻机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架和所述第二滑架上。[0013]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夹组件包括[0014] 型座体,所述型座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0015] 上部支撑板,所述上部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型座体上方,[0016] 螺杆,所述螺杆螺纹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板上,[0017] 把手,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上端,[0018] 型下压件,所述型下压件转动设置在所述螺杆的下端,所述型下压件与所述型座体用于装夹待钻孔的辊轴。[0019]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螺纹段的长度,所述丝杆的左半段还具有螺向转换段,所述螺向转换段与第一螺纹段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靠近所述第二螺纹段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螺向转换段的长度和等于第二螺纹段的长度。[002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丝杆为中空结构,轴部具有轴腔,所述螺向转换段具有若干第一通孔和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轴腔相通,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圆周排列,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圆周排列,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0021] 还包括变螺纹组件,所述变螺纹组件设置在所述螺向转换段位置处,包括[0022] 第一滑块,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壁具有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三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方向相同,[0023] 第二滑块,每个所述第二通孔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壁具有第四螺纹部,所述第四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段螺纹方向相反,[0024] 其中所述第三螺纹部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一通孔后,与第一丝母咬合或取消咬合,所述第四螺纹部滑出或滑入所述第二通孔后,与第一丝母咬合或取消咬合,[0025] 还包括滑动驱动组件,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滑动。[0026]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螺纹部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丝母的长度,所述第四螺纹部的长度也长于所述第一丝母的长度,所述变螺纹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提供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进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力。[0027]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第一锥面,所述第二滑块具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与所述第二锥面相对设置,[0028] 所述滑动驱动组件包括[0029] 推块,所述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轴腔中,且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锥形推面和第二锥形推面,第一锥形推面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锥面使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所述第二锥形推面用于推动所述第二锥面使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0030] 第一线性驱动件,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驱动所述推块滑动。[0031]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驱动组件还包括[0032] 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设置在所述推块上靠近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的一侧,[0033] 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为若干个,圆周排列在所述丝杆的内壁,所述导向轮的轴向平行所述丝杆的轴向。[0034]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性驱动件为液压缸且具有活塞杆,所述导向轮围绕所述活塞杆的外壁设置,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推力轴承的一端相铰接。[003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钻杆扶正组件,所述钻杆扶正组件包括[0036] 第三滑架,所述第三滑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0037] 扶正环,所述扶正环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架上。[0038]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钻杆扶正组件还包括第二线性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滑架滑动。[003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0040] 本发明中,为了实现轴辊加工轴孔时,精确度的保证,设计了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分别从辊轴的两端同步进行钻孔,一方面可以提高钻孔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钻机钻杆的长度,使得轴孔长度一半的钻杆就能实现整个轴孔的加工,避免较长的钻杆使得钻斜的被放大。并且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分别固定在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上,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能够通过同一根滑轨进行导向和限制,使得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能够精确的对准,从而避免辊轴从两端同步钻孔后,两方轴孔无法连齐。其中,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上分别有第一丝母和第二丝母,分别与丝杆的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咬合,并且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方向相反,当丝杆转动后,会带动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最终实现第一钻机和第二钻机相互靠近时对辊轴进行轴孔加工,相互远离时进行退刀,很好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也确保了加工精度。附图说明[004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42]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0043]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0044] 图3为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0045] 图4为图3中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0046] 图中:机架?1,装夹组件?2,型座体?201,螺杆?202,把手?203,型下压件?204,上部支撑板?205,变螺纹组件?3,第一滑块?301,第三螺纹部?302,第二滑块?303,第四螺纹部?304,第一锥面?305,第二锥面?306,第一弹性件?307,滑动驱动组件?4,推块?401,第一锥形推面?402,第二锥形推面?403,第一线性驱动件?404,推力轴承?405,导向轮?406,活塞杆?407,钻杆扶正组件?5,第三滑架?501,扶正环?502,第二线性驱动装置?503,第一丝母?6,第二丝母?7,丝杆?8,第一螺纹段?801,第二螺纹段?802,第一转动驱动装置?9,第一钻机?10,第二钻机?11,螺向转换段?803,轴腔?804,第一通孔?805,第二通孔?806,滑轨?12,第一滑架?13,第二滑架?14。

具体实施方式[004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48] 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轴辊用的钻孔装置,包括机架1,装夹组件2~设置在机架1上,滑轨12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装夹组件2的一侧,第一滑架13和第二滑架

14均滑动设置在滑轨12上,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分别设置在第一滑架13和第二滑架14上;丝杆8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具有第一螺纹段801、第二螺纹段802,第一螺纹段801和第二螺纹段802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丝杆8的左半段和右半段,第一螺纹段801和第二螺纹段

802分别与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咬合;第一转动驱动装置9设置在机架1上,驱动丝杆8正转或反转;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滑架13和第二滑架14上。

[0049]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轴辊加工轴孔时,精确度的保证,设计了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分别从辊轴的两端同步进行钻孔,一方面可以提高钻孔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钻机钻杆的长度,使得轴孔长度一半的钻杆就能实现整个轴孔的加工,避免较长的钻杆使得钻斜的被放大。并且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分别固定在第一滑架13和第二滑架14上,第一滑架13和第二滑架14能够通过同一根滑轨12进行导向和限制,使得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能够精确的对准,从而避免辊轴从两端同步钻孔后,两方轴孔无法连齐。其中,第一滑架13和第二滑架14上分别有第一丝母6和第二丝母7,分别与丝杆8的第一螺纹段801、第二螺纹段802咬合,并且第一螺纹段801和第二螺纹段

802方向相反,当丝杆8转动后,会带动第一滑架13和第二滑架1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最终实现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相互靠近时对辊轴进行轴孔加工,相互远离时进行退刀,很好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也确保了加工精度。

[0050] 进一步,装夹组件2包括型座体201,型座体201设置在机架1上,上部支撑板205设置在型座体201上方,螺杆202螺纹设置在上部支撑板205上,螺杆202螺纹设置在机架1上,把手203设置在螺杆202的上端,型下压件204转动设置在螺杆202的下端,型下压件204与型座体201用于装夹待钻孔的辊轴。

[0051]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加工的辊轴会存在不同的规格,专门设计了装夹组件2对辊轴进行装夹,目的是确保各种长度直径的辊轴均能够被很好的固定,其中型座体201设置在机架1上,当把辊轴安装于型座体201上时,能够实现自动定心,以确保辊轴的轴线可以方便准确的与钻机的轴线对准,安装至型座体201时,也可以通过在型座体中添加不同厚度的垫板,目的是确保不同直径的辊轴,其轴线高度上均能够与钻机的轴线对准。当轴线对准后,通过转动把手,能够使得螺杆202转动,以带动型下压件204紧紧的将辊轴压紧,装夹组件2为手动装夹辊轴,通过进一步完善也可改进为对辊轴自动装夹,以提高加工效率。[0052] 进一步,第一螺纹段801的长度小于第二螺纹段802的长度,丝杆8的左半段还具有螺向转换段803,螺向转换段803与第一螺纹段801相邻设置,且位于第一螺纹段801靠近第二螺纹段802的一侧,第一螺纹段801与螺向转换段803的长度和等于第二螺纹段802的长度。[0053] 本实施例中,对辊轴进行钻孔时,会通过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从两侧进行钻孔,当钻孔到最后,两侧孔要打通时,可能会出现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的钻杆相互碰撞的安全问题,为此专门在丝杆8的左半段设置了螺向转换段803。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在第一螺纹段801、第二螺纹段802的带动下,钻头相互靠近时,为了避免二者的钻头相互接触,第一滑架13移动至螺向转换段803上之后,会进行移动方向转变,第二滑架14仍然在第二螺纹段802上继续前进。最终,一方面,确保了第二滑架14能够带着第二钻机11继续前进将两侧钻孔打通,另一方面,第二滑架14能够及时的反向移动提前退刀,从而避免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相互干涉,很好的确保了加工的高效进行。

[0054] 进一步,丝杆8为中空结构,轴部具有轴腔804,螺向转换段803具有若干第一通孔805和若干第二通孔806,第一通孔805和第二通孔806均与轴腔804相通,若干个第一通孔

805圆周排列,若干个第二通孔806圆周排列,第一通孔805位于第一螺纹段801和第二通孔

806之间。还包括变螺纹组件3,变螺纹组件3设置在螺向转换段803位置处,包括第一滑块

301,每个第一通孔805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第一滑块301,第一滑块301的外壁具有第三螺纹部302,第三螺纹部302与第一螺纹段801螺纹方向相同,每个第二通孔806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块303,第二滑块303的外壁具有第四螺纹部304,第四螺纹部304与第一螺纹段801螺纹方向相反。其中第三螺纹部302滑出或滑入第一通孔805后,与第一丝母6咬合或取消咬合,第四螺纹部304滑出或滑入第二通孔806后,与第一丝母6咬合或取消咬合。还包括滑动驱动组件4,滑动驱动组件4带动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303滑动。

[0055]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第一滑架13移动至螺向转换段803上之后,在丝杆8不改变转动方向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移动方向的转变,设计为第一滑块301上有第三螺纹部302,第二滑块303上有第四螺纹部304,第一螺纹段801、第三螺纹部、第四螺纹部304是依次排列的,并且第三螺纹部、第四螺纹部304分别在第一滑块301、第二滑块303上,能够跟随第一滑块301、第二滑块303从第一通孔805和第二通孔806滑出和收回,滑出后,能够驱动第一滑架13按照对应方向移动,收回后,便不能影响第一滑架13的移动。

[0056] 具体的,当第一滑架13向右移动至螺向转换段803后,第一滑块301滑出第一通孔805,第三螺纹部302与第一滑架13的第一丝母6咬合,此时第一滑块301位于第二通孔806的内部,不能与第一丝母6咬合,第一丝母6继续向靠近第四螺纹部304方向移动,直至第一丝母6不与第一螺纹段801咬合,且位于第四螺纹部304接触范围内时,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303改变状态,第一滑块301带着第三螺纹部退回至第一通孔805中,第二滑块303带着第四螺纹部304伸出至第二通孔806外且实现与第一丝母6咬合,从而可以实现带着第一滑块

301向左反向移动,最终第一滑架13不再与第二滑架14相互靠近,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不再相向而行,从而很好的避免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发生“撞车”。

[0057] 当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完成轴孔的钻制后,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303再次改变状态,第一滑块301带着第三螺纹部伸出至第一通孔805外,第二滑块303带着第四螺纹部304退回至第二通孔806中,丝杆8再次转动,将会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相互远离,直至完成退刀。[0058] 进一步,第三螺纹部302的长度长于第一丝母6的长度,第四螺纹部304的长度也长于第一丝母6的长度,变螺纹组件3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07,第一弹性件307作用于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303,提供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303进入第一通孔805和第二通孔806的力。

[0059] 本实施例,第三螺纹部302的长度长于第一丝母6的长度,第四螺纹部304的长度也长于第一丝母6的长度,目的是确保第一丝母6的宽度不会使得能够同时跨越第一螺纹段801、第三螺纹部、第四螺纹部304,避免出现第一丝母6同时被不用螺纹方向的第一螺纹段

801、第四螺纹部304驱动导致故障的发生。

[0060] 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303在不需要滑出第一通孔805和第二通孔806时,能够确保自动收回,设计了第一弹性件307作用于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303,确保不会影响第一丝母6的向左向右移动。第一弹性件307可以设计为拉簧,两端拉住相对的两个第一滑块301,或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滑块303,使得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

303实现自动收回。

[0061] 进一步,第一滑块301具有第一锥面305,第二滑块303具有第二锥面306,第一锥面305与第二锥面306相对设置,

[0062] 滑动驱动组件4包括推块401,推块401滑动设置在轴腔804中,且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锥形推面402和第二锥形推面403,第一锥形推面402用于推动第一锥面305使得第一滑块301滑动,第二锥形推面403用于推动第二锥面306使得第二滑块303滑动,第一线性驱动件

404设置在机架1上,驱动推块401滑动。

[0063]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301和第二滑块303在第一通孔805和第二通孔806中的滑动是由滑动驱动组件4驱动的;具体的,推块401向左移动后,会通过推块401的左端的第一锥形推面402作用于第一滑块301的第一锥面305,从而使得第一滑块301从第一通孔805中滑出,且此时第二滑块303在第一弹性件307的作用下会收回至第二通孔806中;推块401向右移动后,会通过推块401右端的第二锥形推面403作用于第二滑块303的第二锥面306,从而使得第二滑块303从第二通孔806中滑出,且此时第一滑块301在第一弹性件307的作用下会收回至第一通孔805中。[0064] 其中推块401的移动是由第一线性驱动件404驱动的,第一线性驱动件404可以选用液压缸以确保稳定的作用力。[0065] 进一步,滑动驱动组件4还包括推力轴承405,推力轴承405设置在推块401上靠近第一线性驱动件404的一侧;导向轮406为若干个,圆周排列在丝杆8的内壁,导向轮406的轴向平行丝杆8的轴向。[0066]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推块401会随着丝杆8转动,然后第一线性驱动件404为固定在机架1上保持不动,为了确保第一线性驱动件404与丝杆8能够稳定的相对运动,设计为推力轴承405设置在推块401上,从而确保第一线性驱动件404能够将轴向移动的动力稳定传输至推块401,还能确保相对推块401稳定的转动。并且在丝杆8的内壁上设置了若干个导向轮406,以确保第一线性驱动件404在丝杆8转动的转动下也能被稳定的支撑。

[0067] 进一步,第一线性驱动件404为液压缸且具有活塞杆407,导向轮406围绕活塞杆407的外壁设置,活塞杆407与推力轴承405的一端相铰接。

[0068] 本实施例中,第一线性驱动件404的活塞杆407被导向轮406支撑,并且活塞杆407与推力轴承405的一端相铰接,确保活塞杆407能够带着推力轴承405和推块401沿丝杆8的轴向稳定的移动。[0069] 进一步,还包括钻杆扶正组件5,钻杆扶正组件5包括第三滑架501,第三滑架501滑动设置在滑轨12上,扶正环502设置在第三滑架501上。[0070] 进一步,钻杆扶正组件5还包括第二线性驱动装置503,第二线性驱动装置503驱动第三滑架501滑动。[0071] 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较长的钻杆被稳定的支撑,设计了钻杆扶正组件5,扶正环502在第三滑架501上跟随移动进行让位,确保不会影响第一钻机10和第二钻机11的前进。其中,第三滑架501移动由第二线性驱动装置503驱动杆,第二线性驱动装置503可以选用液压缸。

[0072]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轴辊用的钻孔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钻孔装置 钻孔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