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固/危废处置技术

> 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

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

389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河北沧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023-12-28 14:35:5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蓄热室,蓄热室内设置有蓄热单元,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子进气管路与子出气管路,所有的子进气管路均连接在总进气管路上,所有的子出气管路均连接在总出气管路上,总出气管路通过风机连接有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一侧与总进气管路通过缓存管路进行连接,缓存管路上由燃烧室的一侧至总进气管路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阻火器、第二阀门以及缓存罐,所述燃烧室的另一侧与总出气管路通过排空管路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通过供料管路与燃料源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罐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罐并列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进气管路与子出气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阀门与第六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管路上设置有排空阀门。

说明书: 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

背景技术[000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olatileOrganicCompounds,OC是石油化工以及各种使用有机溶剂行业排放的常见污染物,OC废气中含有的二甲苯、甲苯、甲乙酮、卤素化合物等属

于有毒气体,该类化合物多数具有刺激性气味,直接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且部分组

分已被列为致癌物,OC有机废气还具有一定的热值,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即污染环境,又

浪费能源。

[0003] 现有技术中,OC废气最理想的处理方式就是采用RTO,即蓄热式焚烧炉,其工作原理是将OC废气通过已在上一循环吸热升温至较高温度的蓄热室,然后在氧化室依靠自身

燃烧热或燃烧器助燃升温至800℃以上,使废气中的OC分解成CO2和水,然后高温烟气再流

经蓄热体,使蓄热体升温“蓄热”并用于加热下一个循环进入此蓄热室的OC废气或OC废气

和空气的混合气,从而使炉膛始终维持在较高工作温度,提高热回收率和焚烧效率。

[0004] 常见的蓄热式焚烧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密闭的燃烧室1?1,燃烧室1?1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器1?2,燃烧器1?2连接有燃料源1?3,燃烧室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蓄热室1?4,

蓄热室1?4内设置有采用蜂窝陶瓷制成的蓄热单元1?5,蓄热室1?4的底部设置有子进气管

路1?6与子出气管路1?7,所有的子进气管路1?6均连接在母进气管路1?8上,所有的子出气

管路1?7均连接在母出气管路1?9上,母出气管路1?9上设置有风机1?10并且与烟囱1?11连

接,燃烧室1?1的顶部通过排空管路1?12与母出气管路1?9连接,其中排空管路1?12有两个

作用,一是在焚烧完毕后将燃烧室内的废气排空,二是在燃烧的过程中为燃烧腔减压,但是

如果在燃烧的过程中减压的话,就会有焚烧处理不充分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

染,亟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燃烧室,燃烧室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蓄热室,蓄热室内设置有蓄热单元,蓄热室

的底部设置有子进气管路与子出气管路,所有的子进气管路均连接在总进气管路上,所有

的子出气管路均连接在总出气管路上,总出气管路通过风机连接有烟囱,所述燃烧室的一

侧与总进气管路通过缓存管路进行连接,缓存管路上由燃烧室的一侧至总进气管路的一侧

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阻火器、第二阀门以及缓存罐,所述燃烧室的另一侧与总出气管路通

过排空管路进行连接。

[0007] 进一步,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通过供料管路与燃料源进行连接。

[0008] 进一步,所述缓存罐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0009] 进一步,所述缓存罐并列设置有多个。[0010] 进一步,所述子进气管路与子出气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阀门与第六阀门。[0011] 进一步,所述排空管路上设置有排空阀门。[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蓄热室焚烧炉的基础上增加了缓存罐与阻火器,可以在为燃烧室降压的过程中将含有OC的气体排放到

缓存罐内进行暂存,当下一个进气流程的时候,将缓存罐内的废气重新排放至总进气管路

中,进行后续的燃烧处理,避免将含有OC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保证排放废气的质量,

阻火器在气体排放的过程中起到防回火的作用,大大的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0013] 图1为现有技术中蓄热式焚烧炉结构示意图;[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

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

的具体含义。

[0017]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蓄热室2,蓄热室2内设置有蓄热单元3,蓄热单元3采用蜂窝陶

瓷制成,蓄热室2的底部设置有子进气管路4与子出气管路5,所有的子进气管路4均连接在

总进气管路6上,所有的子出气管路5均连接在总出气管路7上,总出气管路7通过风机8连接

有烟囱9。

[0018] 燃烧室1的一侧与总进气管路6通过缓存管路10进行连接,缓存管路10上由燃烧室1的一侧至总进气管路6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11、阻火器12、第二阀门13以及缓存罐

14,燃烧室1的另一侧与总出气管路7通过排空管路15进行连接。

[0019] 燃烧室1的顶部设置有燃烧器16,燃烧器16通过供料管路17与燃料源18进行连接。[0020] 缓存罐14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阀门19与第四阀门20,缓存罐14并列设置有多个。

[0021] 子进气管路4与子出气管路5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阀门21与第六阀门22。[0022] 排空管路15上设置有排空阀门23。[00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0024] 1、正常工作的时候,废气通过总进气管路6、子进气管路4以及在上一循环吸热升温至较高温度的蓄热单元3后进入到燃烧室1内,废气中的OC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然后高

温烟气重新通过蓄热单元3,使得蓄热单元3重新蓄热后,经子出气管路5、总出气管路7、风

机8、烟囱9实现排放,依次进行循环;

[0025] 2、当焚烧完毕后需要停机的时候,燃烧室1内的废气通过排空管路15排出;[0026] 3、当焚烧的过程中,需要对燃烧室1进行降压的时候,将含有OC的气体排放到缓存罐14内进行暂存,阻火器12在气体排放的过程中起到防回火的作用,当下一个进气流程

的时候,将缓存罐14内的废气重新排放至总进气管路6中,进行后续的燃烧处理。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

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声明:
“模块化RTO有机废气蓄热式焚烧炉”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