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

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

980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无锡宁启上汇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4-01-17 13:24:22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架体(1)顶部安装导向滑轮(4),导向滑轮(4)两侧分别安装卷扬绞车(2)和导轨(11),导轨(11)上滑动设有滑耳(10),两侧滑耳(10)之间固定连接随动架体(9),随动架体(9)和架体(1)之间安装加压油缸(13),加压油缸(13)两端分别铰接随动架体(9)和架体(1),随动架体(9)中转动连接钻杆(7),卷扬绞车(2)连接钢丝绳(3)一端,钢丝绳(3)中部位于导向滑轮(4)外周,钢丝绳(3)另一端转动连接钻杆(7)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11)包括两条轨道,轨道呈竖直对称设置,固定安装在架体(1)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由矩形管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耳(10)与导轨(11)的接触部位安装耐磨板(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随动架体(9)通过回转支承(8)转动连接钻杆(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钢丝绳(3)端部通过提引器转动连接钻杆(7)顶部,提引器包括提引器壳体(5?1)和提引器下体(5?3),提引器壳体(5?1)上部与提引器上体(5?2)螺纹连接,提引器壳体(5?1)中部放置推力球轴承(6),推力球轴承(6)上方放置螺母(5?4),提引器下体(5?3)上部螺纹连接螺母(5?4),提引器下体(5?3)中部位于推力球轴承(6)、提引器壳体(5?1)中,推力球轴承(6)上圈与螺母(5?4)接触,推力球轴承(6)下圈与提引器壳体(5?1)接触,提引器上体(5?2)上部连接钢丝绳(3),提引器下体(5?3)下部固定连接钻杆(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油缸(13)两端分别通过油缸销轴(14)铰接随动架体(9)和架体(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油缸(13)缸体端铰接架体(1),加压油缸(13)活塞端竖直向上并铰接随动架体(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油缸(13)缸体端铰接随动架体(9),加压油缸(13)活塞端竖直向下并铰接架体(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钻杆(7)由动力头(15)驱动,动力头(15)位于导轨(11)下方,动力头(15)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动力头(15)通过花键结构驱动钻杆(7),钻杆(7)在动力头(15)中上下滑动及转动。

说明书: 一种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机技术领域,涉及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背景技术[0002] 旋挖机是一种综合性的钻机,它可以用多种地层基础钻孔,具有成孔速度快,污染少,机动性强等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不同复杂工况的基础钻孔作业。[0003] 但旋挖钻机的工作状态对钻机倾翻的安全稳定性要求较高,现有挖掘机传统结构重量较大影响钻机性能和倾翻安全性,同时旋挖钻机的传统结构存在多处受力较大和磨损的结构。鉴于此我们提出旋挖钻机新型结构方式。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能解决旋挖钻机传统结构的重量较大影响钻机性能和倾翻安全性的问题,且能减少传统结构受力磨损处数。[0005]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包括架体,架体顶部安装导向滑轮,导向滑轮两侧分别安装卷扬绞车和导轨,导轨上滑动设有滑耳,两侧滑耳之间固定连接随动架体,随动架体和架体之间安装加压油缸,加压油缸两端分别铰接随动架体和架体,随动架体中转动连接钻杆,卷扬绞车连接钢丝绳一端,钢丝绳中部位于导向滑轮外周,钢丝绳另一端转动连接钻杆顶部。[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导轨包括两条轨道,轨道呈竖直对称设置,固定安装在架体一侧。[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轨道由矩形管制成。[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滑耳与滑轨的接触部位安装耐磨板。[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随动架体通过回转支承转动连接钻杆。[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钢丝绳端部通过提引器转动连接钻杆顶部,提引器包括提引器壳体和提引器下体,提引器壳体上部与提引器上体螺纹连接,提引器壳体中部放置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上方放置螺母,提引器下体上部螺纹连接螺母,提引器下体中部位于推力球轴承、提引器壳体中,推力球轴承上圈与螺母接触,推力球轴承下圈与提引器壳体接触,提引器上体上部连接钢丝绳,提引器下体下部固定连接钻杆。[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压油缸两端分别通过油缸销轴铰接随动架体和架体。[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压油缸缸体端铰接架体,加压油缸活塞端竖直向上并铰接随动架体。[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压油缸缸体端铰接随动架体,加压油缸活塞端竖直向下并铰接架体。[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钻杆由动力头驱动,动力头位于导轨下方,动力头固定安装在架体上,动力头通过花键结构驱动钻杆,钻杆在动力头中上下滑动及转动。[0015] 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0016] 1、本实用新型结构减少受力结构,使得加工工艺降低,大幅度降低旋挖钻机重量的同时提升旋挖钻机性能和倾翻安全性。[0017] 2、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旋挖钻机传统结构的零件之间的磨损情况,大幅度降低使用损耗。附图说明[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耳、导轨、滑耳耐磨板的位置结构A?A示意图。[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1?图4中,包括架体1、卷扬绞车2 钢丝绳3、导向滑轮4、提引器壳体5?1、提引器上体5?2、提引器下体5?3、螺母5?4、推力球轴承6、钻杆7、回转支承8、随动架体9、滑耳10、导轨11、滑耳耐磨板12、加压油缸13、油缸销轴14、动力头15等。具体实施方式[002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0024]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包括”和“具有”等类似术语,是指除了已经在“包括”和“具有”中所罗列的那些内容以外,还可以“包括”和“具有”其它尚未罗列的内容;例如,可以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经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002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顶部转动安装导向滑轮4,导向滑轮4两侧分别安装卷扬绞车2和导轨11,导轨11上滑动设有滑耳10,两侧滑耳10之间固定连接随动架体9,随动架体9和架体1之间安装加压油缸13,加压油缸13两端分别铰接随动架体9和架体1,随动架体9中转动连接钻杆7,卷扬绞车2连接钢丝绳3一端,钢丝绳3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4后转动连接钻杆7顶部。[0027] 导轨11包括两条轨道,轨道呈竖直对称设置,固定安装在架体1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轨道由矩形管制成。[0028] 为了减小滑耳10的磨损,在滑耳10与滑轨11的接触部位安装耐磨板12。在本实施例中,滑耳10与滑轨11的接触部位为半包围结构,安装3块耐磨板12,分别与矩形管轨道的三个面接触。[0029] 随动架体9通过回转支承8转动连接钻杆7,随动架体9中设有回转孔,回转孔与回转支承8外圈固定连接,回转支承8内圈与钻杆7固定连接。[0030] 钢丝绳3通过提引器转动连接钻杆7顶部,提引器包括提引器壳体5?1和提引器下体5?3,提引器壳体5?1上部与提引器上体5?2螺纹连接,提引器壳体5?1中部放置推力球轴承6,推力球轴承6上方放置螺母5?4,提引器下体5?3上部伸入提引器壳体5?1后穿过推力球轴承6后螺纹连接螺母5?4,推力球轴承6上圈与螺母5?4接触,推力球轴承6下圈与提引器壳体5?1接触,实现提引器上体5?2与提引器下体5?3的转动连接。提引器上体5?2上部连接钢丝绳3,提引器下体5?3下部固定连接钻杆7。[0031] 钻杆7转动时通过提引器下体5?3带动螺母5?4以及推力球轴承6上圈转动,推力球轴承6下圈以及提引器壳体5?1、提引器上体5?2不转动。[0032] 加压油缸13两端分别通过油缸销轴14铰接随动架体9和架体1,在本实施例中,加压油缸13缸体端铰接架体1,加压油缸13活塞端竖直向上并铰接随动架体9。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压油缸13缸体端铰接随动架体9,加压油缸13活塞端竖直向下并铰接架体1。[00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0034] 钻杆7由动力头15驱动,动力头15位于导轨11下方,动力头15固定安装在架体1上,动力头15通过花键结构驱动钻杆7,钻杆7在动力头15中上下滑动及转动。[0035] 卷扬绞车2通过钢丝绳3将钻杆7进行提拉,同时加压油缸13的伸缩带动随动架体9、钻杆7的滑动推进。

[0036]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声明:
“旋挖钻机钻杆的顶部加压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