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防撞运输车

防撞运输车

629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中科智研(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2024-02-21 13:24:16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撞运输车,包括智能化载具车体(1)、横向固定板(2)、安装座(3)、遥感雷达(4)和固定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载具车体(1)内置有用于控制自身行驶的智能控制系统,所述横向固定板(2)固定安装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一侧表面下方处;

所述横向固定板(2)表面设置有平移组件,所述安装座(3)通过平移组件设置于横向固定板(2)的表面,所述遥感雷达(4)设置于安装座(3)的端部表面;

所述固定筒(5)横向固定安装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侧表面位于横向固定板(2)上方处,所述固定筒(5)内部设置有缓冲装置;

所述固定筒(5)外侧通过缓冲装置设置有缓冲梁(6),所述固定筒(5)内部左侧还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运输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开设于横向固定板(2)表面的驱动槽(7),所述横向固定板(2)内部位于驱动槽(7)的左侧开设有驱动腔(701),所述驱动槽(7)内部横向转动安装有螺纹杆(702),且螺纹杆(702)左侧端部贯穿延伸至驱动腔(701)内部,所述横向固定板(2)表面与驱动腔(701)对应位置处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703),且驱动马达(703)输出端部贯穿至安装内槽(301)内部,所述驱动马达(703)输出端部与螺纹杆(702)左侧端部之间传动设置有锥齿轮传动组(704),所述驱动槽(7)内部限位滑动安装有移动块(705),且移动块(705)对应啮合套设于螺纹杆(702)外部,所述安装座(3)固定安装于移动块(705)的外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运输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3)端部表面开设有安装内槽(301),所述遥感雷达(4)嵌入固定安装于安装内槽(30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运输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固定筒(5)端口的缓冲板块(8),所述缓冲梁(6)固定于缓冲板块(8)的外侧表面,所述缓冲板块(8)内侧表面等距开设有三组安装孔(801),三组所述安装孔(801)内端壁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阻尼伸缩杆(802),且阻尼伸缩杆(802)末端均固定连接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侧表面,所述阻尼伸缩杆(802)外部均套设有弹簧A(803),且弹簧A(803)两个端部均对应固定连接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侧表面和缓冲板块(8)的内端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撞运输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梁(6)两端呈向内弧形弯曲状,且缓冲梁(6)外表面固定粘接有一层橡胶保护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撞运输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开设于缓冲板块(8)内侧表面左侧处的端孔(9),所述端孔(9)内端壁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B(901),所述弹簧B(901)端部固定安装有与端孔(9)内壁表面滑动连接的微触开关(902),所述智能化载具车体(1)侧表面与端孔(9)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挤压柱(903)。

说明书: 一种防撞运输车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撞运输车。背景技术[0002] 由于动车长时间的行驶,其表面将吸附大量的灰尘杂质,这就需要定期对动车表面进行清洗和保养,在动车外表面清洁保养时,需要使用到车体载具,用于运输移动清洁保养的设备。[0003] 现有技术中的机器运输车,通过电池提供电力并驱动车体进行移动,而在机器运输车行驶的过程中,无法感知自身车体与高铁车体之间的距离,极易引发撞击事故,从而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传统的运输车体上未设置有防撞装置,在遇到突发情况发生碰撞,不能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导致运输车自身的损坏。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距离感知以及防撞功能的机器运输车。[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6] 一种防撞运输车,包括智能化载具车体、横向固定板、安装座、遥感雷达和固定筒,智能化载具车体内置有用于控制自身行驶的智能控制系统,横向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智能化载具车体一侧表面下方处;横向固定板表面设置有平移组件,安装座通过平移组件设置于横向固定板的表面,遥感雷达设置于安装座的端部表面;固定筒横向固定安装于智能化载具车体侧表面位于横向固定板上方处,固定筒内部设置有缓冲装置;固定筒外侧通过缓冲装置设置有缓冲梁,固定筒内部左侧还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0007] 由此可见,通过平移组件带动遥感雷达沿着智能化载具车体的侧表面横向移动,可实时测量智能化载具车体车身与高铁车身之间的距离,并及时反馈至智能化载具车体内部的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时刻与动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智能化载具车体与高铁车身发生碰撞而造成经济损失,在发生紧急意外时,缓冲装置可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效果,避免过度冲击造成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的损坏,同时通过紧急制动装置可使智能化载具车体及时刹车制车,避免继续行驶造成更大的损失。[0008] 进一步的,平移组件包括开设于横向固定板表面的驱动槽,横向固定板内部位于驱动槽的左侧开设有驱动腔,驱动槽内部横向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左侧端部贯穿延伸至驱动腔内部,横向固定板表面与驱动腔对应位置处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且驱动马达输出端部贯穿至安装内槽内部,驱动马达输出端部与螺纹杆左侧端部之间传动设置有锥齿轮传动组,驱动槽内部限位滑动安装有移动块,且移动块对应啮合套设于螺纹杆外部,安装座固定安装于移动块的外端表面。[0009] 驱动马达工作时通过锥齿轮传动组的啮合传动效果,可带动螺纹杆在驱动槽内部发生转动,结合驱动槽对移动块的限位滑动以及螺纹杆对移动块的啮合传动效果,可驱动移动块沿着驱动槽内部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遥感雷达沿着智能化载具车体的侧表面横向移动,可时时测量智能化载具车体车身与高铁车身之间的距离并及时反馈至智能化载具车体内部的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时刻与动车保持安全距离。[0010] 进一步的,安装座端部表面开设有安装内槽,遥感雷达嵌入固定安装于安装内槽内部。[0011] 通过将遥感雷达嵌入安装于安装内槽内部,避免遥感雷达暴露外部设置,从而在发生意外撞击时,避免遥感雷达直接受力导致损坏,进而遥感雷达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0012] 进一步的,缓冲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固定筒端口的缓冲板块,缓冲梁固定于缓冲板块的外侧表面,缓冲板块内侧表面等距开设有三组安装孔,三组安装孔内端壁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阻尼伸缩杆,且阻尼伸缩杆末端均固定连接于智能化载具车体的侧表面,阻尼伸缩杆外部均套设有弹簧A,且弹簧A两个端部均对应固定连接于智能化载具车体的侧表面和缓冲板块的内端部表面。[0013] 在发生意外撞击时,缓冲梁将与高铁表面之间接触并发生挤压,缓冲梁受压后反向压动缓冲板块,此时缓冲板块将向固定筒内部滑动,弹簧A和阻尼伸缩杆配合可产生一定的阻尼弹力效果,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可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对高铁表面造成严重损伤。[0014] 进一步的,缓冲梁两端呈向内弧形弯曲状,且缓冲梁外表面固定粘接有一层橡胶保护垫。[0015] 缓冲梁两端呈弧状,可在发生撞击时,使得缓冲梁两端受力能够均匀传递,避免出现断裂的情况,缓冲梁外表面的橡胶保护垫,进一步提升了对智能化载具车体的缓冲保护效果。[0016] 进一步的,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开设于缓冲板块内侧表面左侧处的端孔,端孔内端壁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B,弹簧B端部固定安装有与端孔内壁表面滑动连接的微触开关,智能化载具车体侧表面与端孔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挤压柱。[0017] 在发生撞击时,缓冲板块受力向固定筒内部移动,挤压柱端部将对应插入至端孔内部并挤压接触微触开关,此时微触开关工作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立即紧急制动停止行驶,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撞击事故,同时弹簧B提供的弹性变形效果可有效保护微触开关不会因受到挤压柱端部的过度挤压而损坏。[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9] 1.本装置通过螺纹杆驱动移动块沿着驱动槽内部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遥感雷达沿着智能化载具车体的侧表面横向移动,可时时测量智能化载具车体车身与高铁车身之间的距离并及时反馈至智能化载具车体内部的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时刻与动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造成经济损失。[0020] 2.本装置在发生意外撞击时,缓冲梁将与撞击面之间接触并发生挤压,缓冲梁受压后反向压动缓冲板块,此时缓冲板块将向固定筒内部滑动,弹簧A和阻尼伸缩杆配合可产生一定的阻尼弹力效果,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可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对智能化载具车体造成过度损伤。[0021] 3.在发生撞击时,缓冲板块受力向固定筒内部移动,挤压柱端部将对应插入至端孔内部并挤压接触微触开关,此时微触开关工作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立即紧急制动停止行驶,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撞击事故。附图说明[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紧急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0026] 图中:1、智能化载具车体;2、横向固定板;3、安装座;301、安装内槽;4、遥感雷达;5、固定筒;6、缓冲梁;7、驱动槽;701、驱动腔;702、螺纹杆;703、驱动马达;704、锥齿轮传动组;705、移动块;8、缓冲板块;801、安装孔;802、阻尼伸缩杆;803、弹簧A;9、端孔;901、弹簧B;902、微触开关;903、挤压柱。

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8]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撞运输车,包括智能化载具车体1、横向固定板2、安装座3、遥感雷达4和固定筒5,智能化载具车体1内置有用于控制自身行驶的智能控制系统,横向固定板2固定安装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一侧表面下方处;横向固定板2表面设置有平移组件,安装座3通过平移组件设置于横向固定板2的表面,遥感雷达4设置于安装座3的端部表面;固定筒5横向固定安装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侧表面位于横向固定板2上方处,固定筒5内部设置有缓冲装置;固定筒5外侧通过缓冲装置设置有缓冲梁6,固定筒5内部左侧还设置有紧急制动装置。

[0029] 本装置通过平移组件带动遥感雷达4沿着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侧表面横向移动,可实时测量智能化载具车体1车身与高铁车身之间的距离,并及时反馈至智能化载具车体1内部的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1时刻与动车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智能化载具车体1与高铁车身发生碰撞而造成经济损失,在发生紧急意外时,缓冲装置可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效果,避免过度冲击造成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损坏,同时通过紧急制动装置可使智能化载具车体1及时刹车制车,避免继续行驶造成更大的损失。[0030] 具体的,平移组件包括开设于横向固定板2表面的驱动槽7,横向固定板2内部位于驱动槽7的左侧开设有驱动腔701,驱动槽7内部横向转动安装有螺纹杆702,且螺纹杆702左侧端部贯穿延伸至驱动腔701内部,横向固定板2表面与驱动腔701对应位置处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703,且驱动马达703输出端部贯穿至安装内槽301内部,驱动马达703输出端部与螺纹杆702左侧端部之间传动设置有锥齿轮传动组704,驱动槽7内部限位滑动安装有移动块705,且移动块705对应啮合套设于螺纹杆702外部,安装座3固定安装于移动块705的外端表面。驱动马达703工作时通过锥齿轮传动组704的啮合传动效果,可带动螺纹杆702在驱动槽7内部发生转动,结合驱动槽7对移动块705的限位滑动以及螺纹杆702对移动块705的啮合传动效果,可驱动移动块705沿着驱动槽7内部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遥感雷达4沿着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侧表面横向移动,可时时测量智能化载具车体1车身与高铁车身之间的距离并及时反馈至智能化载具车体1内部的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1时刻与动车保持安全距离。

[0031] 具体的,安装座3端部表面开设有安装内槽301,遥感雷达4嵌入固定安装于安装内槽301内部。通过将遥感雷达4嵌入安装于安装内槽301内部,避免遥感雷达4暴露外部设置,从而在发生意外撞击时,避免遥感雷达4直接受力导致损坏,进而遥感雷达4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0032] 具体的,缓冲装置包括滑动安装于固定筒5端口的缓冲板块8,缓冲梁6固定于缓冲板块8的外侧表面,缓冲板块8内侧表面等距开设有三组安装孔801,三组安装孔801内端壁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阻尼伸缩杆802,且阻尼伸缩杆802末端均固定连接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侧表面,阻尼伸缩杆802外部均套设有弹簧A803,且弹簧A803两个端部均对应固定连接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侧表面和缓冲板块8的内端部表面。在发生意外撞击时,缓冲梁6将与高铁表面之间接触并发生挤压,缓冲梁6受压后反向压动缓冲板块8,此时缓冲板块8将向固定筒5内部滑动,弹簧A803和阻尼伸缩杆802配合可产生一定的阻尼弹力效果,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可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对高铁表面造成严重损伤。[0033] 具体的,缓冲梁6两端呈向内弧形弯曲状,且缓冲梁6外表面固定粘接有一层橡胶保护垫。缓冲梁6两端呈弧状,可在发生撞击时,使得缓冲梁6两端受力能够均匀传递,避免出现断裂的情况,缓冲梁6外表面的橡胶保护垫,进一步提升了对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缓冲保护效果。[0034] 具体的,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开设于缓冲板块8内侧表面左侧处的端孔9,端孔9内端壁表面固定安装有弹簧B901,弹簧B901端部固定安装有与端孔9内壁表面滑动连接的微触开关902,智能化载具车体1侧表面与端孔9对应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挤压柱903。缓冲板块8受力向固定筒5内部移动,挤压柱903端部将对应插入至端孔9内部并挤压接触微触开关902,此时微触开关902工作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1立即紧急制动停止行驶,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撞击事故,同时弹簧B901提供的弹性变形效果可有效保护微触开关902不会因受到挤压柱903端部的过度挤压而损坏。[0035] 本装置中智能化载具车体1以及其内部设置的智能控制系统均为现有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1进行相应的转向移动或者止停,具体的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0036] 工作原理:将清洗保养用到的设备安装于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上表面,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1向前行驶,清洗保养设备可对动车表面进行保养清洗,在此过程中,驱动马达703工作通过锥齿轮传动组704的啮合传动效果,可带动螺纹杆702在驱动槽7内部发生转动,结合驱动槽7对移动块705的限位滑动以及螺纹杆702对移动块705的啮合传动效果,可驱动移动块705沿着驱动槽7内部左右移动,进而带动遥感雷达4沿着智能化载具车体1的侧表面横向移动,可时时测量智能化载具车体1车身与高铁车身之间的距离并及时反馈至智能化载具车体1内部的智能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1时刻与动车保持安全距离,在发生意外撞击时,缓冲梁6将与高铁表面之间接触并发生挤压,缓冲梁6受压后反向压动缓冲板块8,此时缓冲板块8将向固定筒5内部滑动,弹簧A803和阻尼伸缩杆802配合可产生一定的阻尼弹力效果,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可对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对高铁表面造成严重损伤,同时缓冲板块8受力向固定筒5内部移动,挤压柱903端部将对应插入至端孔9内部并挤压接触微触开关902,此时微触开关902工作向智能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智能化载具车体1立即紧急制动停止行驶,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撞击事故。

[003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声明:
“防撞运输车”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