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大气治理技术

> 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

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

596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李豪  
2024-05-13 17:24:08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包括:炉体(1)、上部端盖(2)、进气口(3)、排气口(4)、均风器(5)和反应管(6);其特征在于:均风器(5)为圆桶状,设置在隔板(7)的中部,均风器(5)的下部桶壁上设置若干孔;

反应管(6)设置在炉体(1)与均风器(5)之间的隔板(7)上,反应管(6)环绕在均风器(5)的四周;

在反应管(6)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支撑格栅(61);孔板(62)放置在支撑格栅(61)上,在孔板(62)的上部空间填充有球形多孔催化剂(8);

U型加热棒(9)的接线端固定在上部端盖(2)上,加热端插入到球形多孔催化剂(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3)和排气口(4)采用套管设计,高温尾气通过下隔板(10)对待燃烧气体进行预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端盖(2)上安装热电偶(11),检测炉内气体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1)的进气口(3)和排气口(4)处设置若干个测温孔,分别检测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气体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加热棒(9)的接线端用防护罩(13)进行安全防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采用真空保温层隔热材料。

说明书: 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废气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OCs净化处理装置,可以实现含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绿色环保无害化处理,实现废气100%无污染排放。

背景技术[0002] 目前国内大部分含OCs废气通过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处理,但因为现有催化燃烧设备存在设备制造水平低、温度低、热损失大;催化剂应采用规整载体,多为浸渍烧结

处理,耐水性,抗磨性,抗流变性产;床层内极易形成沟流和缝隙,造成漏风与偏流。本实用

新型专利旨在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解决现有催化燃烧炉效率低、温度低、保温差、抗

流变性差的问题,通过结构设计和加工制作水平提升,材料选型设计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缺

陷。

发明内容[0003] 为了解决现有废气催化燃烧设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 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包括:炉体、上部端盖、进气口、排气口、均风器和反应管。

[0005] 均风器为圆桶状,设置在隔板的中部,均风器的下部桶壁上设置若干孔。反应管设置在炉体与均风器之间的隔板上,反应管环绕在均风器的四周。

[0006] 在反应管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支撑格栅;孔板放置在支撑格栅上,在孔板的上部空间填充有球形多孔催化剂。U型加热棒的接线端固定在上部端盖上,加热端插入到球形多孔

催化剂中。

[0007] 进气口和排气口采用套管设计,利用下隔板隔开并可以进行换热。[0008] 热电偶安装在上部端盖上,可以检测炉内气体温度。在炉体的下部设置若干个测温孔,可以检测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气体温度。

[0009] U型加热棒的接线端用防护罩进行安全防护[00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蜂巢结构、球形多孔催化剂结合散堆装填方式,利用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同时催化剂表面具有吸附作用,使

反应物分子富集于其表面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了废气处理速度。催化剂还可以使有机废

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发生无焰燃烧,氧化分解为CO2和H2O,达到去除废气中的有害

物的目的。

[0011] 进出口采用套管设计,大大减少炉体面积,可有效避免热量损失,降低保温难度,减少热桥,提升保温性能。同时,包覆式炉体设计,待升温冷气体在外,预降温热气体在内;

通过热气流加热的反应管作为热辐射源对冷气流实现加热;反应管在作为反应载体的同

时,也起到加热热源的作用,节省换热器的使用,降低设备生产加工投入和难度。最终洁净

的尾气以较低的温度排入大气,实现节能和达标排放双目标。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净化炉具

有燃烧温度低、废气燃烧完全、热量利用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为炉内气体流动方向。[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1、2中:1炉体,2上部端盖,3进气口,4排气口,5均风器,6反应管,61支撑格栅,62孔板,7隔板,8球形多孔催化剂,9U型加热棒,10下隔板,11热电偶,12测温孔,13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7] 如图1所示,一种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包括:炉体1、上部端盖2、进气口3、排气口4、均风器5和反应管6。

[0018] 均风器5为圆桶状,设置在隔板7的中部,均风器5的下部桶壁上设置若干孔。反应管6设置在炉体1与均风器5之间的隔板7上,反应管6环绕在均风器5的四周,类似蜂巢结构。

[0019] 在反应管6的内壁下部设置有支撑格栅61;孔板62放置在支撑格栅61上,在孔板62的上部空间填充有球形多孔催化剂8。U型加热棒9的接线端固定在上部端盖2上,加热端插

入到球形多孔催化剂8中。

[0020] 蜂巢结构、球形多孔催化剂结合散堆装填方式,确保催化床层时刻保持等效孔隙率和床层厚度,床层自我修复性能,不宜发生因震动、晃动导致的床层沟流、偏斜。

[0021] 该结构床层设计的上部端盖,形成盖中盖增加效应,在正压推动作用下,气量均匀分布于各个反应管,不存在流动死区;形成管式反应,均速均压通过反应床层,保证反应的

同效,净化尾气也不宜发生返流。

[0022] 进出口采用套管设计,大大减少炉体面积,可有效避免热量损失,降低保温难度,减少热桥,提升保温性能。

[0023] 炉体采用包覆式设计,待升温冷气体在外,预降温热气体在内;通过热气流加热的反应管作为热辐射源对冷气流实现加热;反应管在作为反应载体的同时,也起到加热热源

的作用,节省换热器的使用,降低设备生产加工投入和难度。可采用真空保温层代替传统保

温材料做保温,罐体保持常温,设备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延长。

[0024] 工作时,含OCs废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由进气口3进入炉内,沿反应管6与炉体1之间的空隙上升,穿过反应管6之间的空隙,经均风器5上排列的孔进入到均风器5的内部,将

混合气体进一步混合均化。然后,混合气体上升至均风器5和反应管6的上方,进入到各个反

应管6内的球形多孔催化剂8中。U型加热棒9将混合气体加热至180℃~350℃并在催化剂的

作用下使混合气体开始发生无焰燃烧,将OCs废气氧化分解为CO2和H2O,从而达到去除废气

中的有害物的目的。燃烧后的尾气穿过孔板62经排气口4排出。

[0025] 进气口3和排气口4采用套管设计,在尾气排出过程中,通过下隔板10的传热和辐射作用对刚进入到炉内的待燃烧废气进行预热,能够降低设备使用能耗。

[0026] 热电偶11安装在上部端盖2上,可以检测炉内气体温度。在炉体1的下部设置若干个测温孔,可以检测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气体温度。U型加热棒9的接线端用防护罩13进行安

全防护。



声明:
“直燃式催化燃烧废气净化炉”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