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矿产勘查技术领域、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和地质灾害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碎裂岩化相广泛发育于地壳浅层的脆性构造变形域中,碎裂岩化相形成于地壳改造过程中,具有裂隙-流体强烈耦合作用特点,与人民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地质勘查领域内裂缝、节理、面理、线理等小型构造是有利的矿液运移通道和储矿空间,也是碎裂岩化相的重要组成内容,有效识别碎裂岩化相及其组成是找矿预测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领域研究中,精确圈定碎裂岩化相的分布范围对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评估、工程边坡稳定评价、地下水分布及地下水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今生产和研究中多注重于采用物探方法对碎裂岩体的探测,不能满足碎裂岩化相识别要求,缺乏针对碎裂岩化相全面、系统、精细的识别与确定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野外构造岩相学踏勘,选取探矿工程及构造岩相学剖面进行构造测量;
2)野外宏观构造测量,划分碎裂岩化相强度、级别;
3)测量统计各强度、级别碎裂岩化相裂隙产状,并完成相应定量参数测量和统计;
4)系统采集各类标本,为室内微观识别奠定基础;
5)制作各类薄片、光片及探针片,在偏光显微镜下进行岩相学和矿相学鉴定;
6)在矿相学、岩相学鉴定基础上,开展显微裂隙测量和统计;
7)显微裂隙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
8)圈定碎裂岩化相,开展找矿预测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应用分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划分碎裂岩化相强度、级别包括裂隙性质和类型划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所述定量参数包括裂隙密度、裂隙开度、裂隙率、裂隙充填物及充填程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中显微裂隙岩相学及地球化学岩相学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偏光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涵盖了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各个领域,具有应用的普适性,本发明碎裂岩化相的确定是涵盖结构学与物质学的全面系统描述与确定,通过裂隙密度、裂隙开度、裂隙充填物及充填强度、裂隙孔隙度、裂隙渗透率等定量参数的测定,实现了碎裂岩化相特征及分类分级的定量描述,理论研究与
声明:
“碎裂岩化相确定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