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矿山开采遗留矿洞和矿井坑道污染治理技术范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遗留矿洞和矿井坑道的封堵及其搭建方法,以解决遗留矿洞和矿井坑道的酸性废水排放、空间资源化利用等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大量矿山开采遗留的矿洞和矿井坑道未得到有效的处置,大量废弃矿石和开采面暴露在环境中,长期与氧气、水等接触反应,释放有毒有害重金属及酸性废水。
矿石中往往是多种元素伴生,其中硫伴生矿种类最多,如铜矿、铅锌矿、高硫煤等都属于高含硫矿石,此类矿的开采活动对矿山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矿山剥离物和低品位矿石的露天堆放,以及尾矿的集中堆置,另外开采完成后所遗留的矿洞和坑道也暴露于水和空气中。因此,这些弃置的低品位矿石、尾矿,与暴露的坑壁,在地下水和大气降水入渗的影响下,其内含的硫化物经过复杂的物理、生物和化学过程,产生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酸性废水。特别是在南方,大量雨水和侧向地下水进入矿洞,不断浸泡和侵入,引起大量污染物随着水流流出矿洞,导致污染环境的风险。
目前,对矿洞和矿井坑道的治理一般主要集中在防坍陷等工作上,仅采取内部填充和出口封堵,但未充分考虑地下水和降雨入渗所带来的酸性废水的问题,无法有效避免酸性废水的产生。同时,填充的材料大多是周边废弃矿石,这些富含潜在污染物质的材料填充进去后进一步加剧了废水排放的风险。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夹层式阻水隔气防渗墙的设计,实现阻水-隔气-分段式填充矿洞和坑道,以在源头控制污染的产生,且可保障低品位废弃矿石和尾矿集中处置的安全性,有助于解决遗留矿洞的酸性废水排放和废弃矿洞的空间资源化利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矿山开采所形成的矿洞、坑道和山体裂隙所带来的大量水流,导致矿洞和坑道酸性废水排放、空间资源化利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遗留矿洞和矿井坑道的封堵及其搭建方法,以抑制含硫矿石氧化,并控制水流入渗进入矿洞和坑道及酸性废水的排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遗留矿洞和矿井坑道的封堵,所述封堵包括与遗留矿洞或矿井坑道侧壁平行而设的侧边夹层墙体,所述侧边夹层墙体内设有夹层空间,所述夹层空间内填充有疏水性颗粒物料,并于上端延伸至遗留矿洞或矿井坑道顶端,以此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由内而外横向设置有若干间隔夹层墙体,以此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为若干分段式填充
声明:
“适用于遗留矿洞和矿井坑道的封堵及其搭建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