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处置及资源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多氯联苯污染物的处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多氯联苯(pcbs)是最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氯污染物,是一类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且难以降解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pcbs的疏水性和亲脂性,土壤成为其在环境中的最终归宿,因此,对受pcbs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壤是pcbs的最大受体,也是pcbs的最终归宿。土壤中pcbs的主要源有:含pcbs废水的排放、含pcbs固体废物的渗漏、垃圾焚烧、远距离迁移的大气沉降等。pcbs污染土壤主要分布在pcbs化学品生产厂、含pcbs电容器的拆解点、废弃pcbs电力设备临存场地及其周边地区等。
3.按修复原理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其中化学修复中的高温焚烧技术用于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最为广泛,需要870-1200℃的高温,是一种异位修复pcbs污染土壤的技术。是将pcbs污染的土壤置于焚烧炉中,鼓入充足的氧气,再通过高温使pcbs燃烧生成无害物质。该法可处理pcbs污染程度较重的土壤,且处理量大、处理效率高。但是,高温焚烧pcbs过程中,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并生成二噁英和呋喃等新的pops。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后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甚至危害人类。因此,在焚烧过程中需连续监控设备运转情况,严格控制反应温度。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5.(1)多氯联苯(pcbs)高温处置,耗能大,且后续烟气还是有可能生成二噁英和呋喃等新的pops污染物,需要对烟气进行针对性处理。
6.(2)高达870-1200℃的高温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破坏,制约了后续土壤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多氯联苯污染物的处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烘干单元、粉磨单元、反应单元以及尾气处理单元;
8.所述低温烘干单元用于将多氯联苯污染物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实现烘干,避免污染物以气体形式逸出,烘干后的多氯联苯污染进入粉磨单元;
9.所述粉磨单元用于将经过低温烘干的多氯联苯污染物粒度减小,便于后续多氯联苯脱除;
10.所述反应单元,用于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将多氯联苯污染物脱除;
11.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将反应单元逸出的气体引入水泥窑高温区焚烧处理。
12.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烘干单元为空气能热
声明:
“含多氯联苯污染物的处置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