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王艺慈,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专著2部;编写教材3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科学研究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地市级奖2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地市级奖4项。
尹建国,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色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工程技术分会冶金固废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锰钡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宝钢优秀教师奖和全国高校冶金院长提名奖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刘承泽,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西安稀有院后处理材料研究所所长助理,从事核用耐蚀材料、结构材料、化合物半导体用超高纯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等课题,入选2023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支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行业环境保护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先后承担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工信部、中铝公司等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为主开发的2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7篇。多年来在铝行业固危废领域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开发了铝灰资源化利用系列关键技术,开发了赤泥土壤化处置及建材化利用系列关键技术。
万贺利,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钒冶金技术及钒合金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 主持和参与了国际合作交流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集团级课题6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申请专利30件,授权专利17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河北冶金(钢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标题:李兰杰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