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赵丕植博士,国家级高级专家,汽车轻量化联盟专家,中铝集团首席专家,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从事汽车、新能源、船舶、绿色循环等领域铝合金新材料、新工艺研发33年,获授权发明专利60件,起草国家标准2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5项,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1项,日本轻金属学会奖1项,日本材料学会奖1项。
潘德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中华环保联合会杰出青年、第五届“北京最美江西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项目和江西省高层次人才“千人项目”创新领军人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废电子信息材料复杂组元战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工作。
伍永福,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针对稀土冶金行业、能源高效洁净利用及装备制造业热加工行业的共性问题,开展多场耦合条件下复杂热过程模拟优化研究,以解决行业中复杂流场下传输机理及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及能源利用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熊英,辽宁大学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辽宁大学化学院副院长,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荣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教学名师等,兼任生物基功能大分子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一直致力于稀散元素分离化学及功能材料、生物质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等研究领域。
谢刚,教授、博导,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昆明冶金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湿法冶金研究工作。围绕复杂铅锌资源加压湿法冶金及配套技术开展应用基础及产业化技术研发工作,研发成果的应用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加压湿法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省部级科技奖1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2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SCI 40篇,EI50余篇),培养毕业博士、硕士近100人。
标题:李春萌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