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胡兵兵,博士,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博士学位,2020年进入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系工作,作为高分子工程材料研究所与先进功能材料研究所核心成员。
何向明,新型能源与材料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锂离子电池课题组学术带头人。1982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从事过放射性后处理设备研发,反应堆利用之核径迹微孔膜研发,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研发工作。最近20多年来,一直从事锂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究,重点围绕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及安全性关键科学问题,以材料化学为核心,通过多学科协同的创新解决锂离子电池中的关键材料技术、关键设计及制造技术及关键测试评估技术。
姚长江,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光电化学、能源材料。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资源加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兼任攀枝花市政府特聘专家、钒钛战略联盟第二届专家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烧结球团、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及复杂矿石提取与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开发出难造块铁矿资源制备优质炼铁炉料、钛铁矿固态还原强化、高温冶炼过程钒钛走向调控、高钙镁型钛铁矿制备沸腾氯化炉料等系列关键技术和氟化法钛白粉清洁制备新方法。
马建民,化材学院2003届优秀校友。天津工业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颗粒学会理事、湖南省杰青、四川省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曾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6)、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3)、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三等奖(1/2)、侯德榜青年科技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等奖励以及入选2020-2022年“高被引科学家”。
标题:刘作华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