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田济语,吉林大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先进焊接工艺及装备方面的工作,研究方向为机器人焊接技术、水下焊接等。主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6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十余项;获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6项奖励;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参与起草焊接国标2项。
湖北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湖工大材化院轻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与力学行为团队成员,主要研究铝合金和镁合金异种材料直流电阻点焊工艺,发表SCI论文一篇,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
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NiTi基形状记忆合金电弧增材制造与激光加工。以一作或学生一作发表SCI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授权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2项。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杜华云,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材料的综合利用、特种金属材料开发、先进材料设计与加工、纳米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等研发工作。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课题或子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横向科研攻关项目10余项。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2012年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山西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金属材料技术联合体主任委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欧盟“玛丽·居里学者”。主要从事激光焊接工艺、仿真与装备,以及焊接过程的声场/磁场控制及稳定性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9篇,其中SCI论文32篇,EI论文4篇。荣获2020年度美国焊接学会Davis Silver Medal Award、2019年度“Advances in Engineering”关键科学文章(KEY SCIENTIFIC ARTICLE)。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
标题:李昊岳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