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产业链正经历新一轮价格调整周期。上游钨精矿价格持续走高,这种成本压力正以渐进方式向中下游环节传递。作为产业链重要环节的硬质合金产品,其价格调整通常较原材料波动滞后2-3个月。目前,部分硬质合金生产企业已开始与客户协商价格调整方案。
中钨高新近期调整了产品策略,重点扩大高附加值硬质合金产品的生产规模。在切削刀具领域,公司开发的纳米涂层刀具材料已实现批量供货,这类产品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更强。矿用合金板块则推出了新型复合结构凿岩工具,产品使用寿命较常规产品提升30%以上。
钨精矿供应端呈现收紧态势。主要矿区开采品位下降,新矿开发周期延长。而需求端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在机械加工、石油钻探等领域。这种供需格局推动钨精矿价格进入上升通道。冶炼企业通过改进工艺,提高了仲钨酸铵等中间产品的回收率,部分缓解了成本压力。
在硬质合金生产环节,中钨高新引入了智能化配料系统,精确控制碳化钨粉体的粒度分布。烧结工序采用新型气氛控制技术,使合金制品的致密度达到更高水平。这些工艺改进有效提升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钨原料消耗。
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正采取差异化应对策略。上游矿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选矿回收率;中游冶炼企业优化库存管理;下游硬质合金制造商则通过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中钨高新计划在下半年推出多个系列的高端硬质合金产品,进一步强化在高性能切削工具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