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盘水市水城区,一场产业升级的变革正在推进。铝产业获得海外订单,发耳煤业在千米井下实现智能采掘,陡箐镇的风机叶片为城市发展提供绿色动力。水城区以煤炭、电力、铝加工三大产业为支点,推动县域经济裂变式发展,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今年1至4月,该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9.48亿元,同比增长13.85%,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发展新优势逐渐显现。
水城经开区铝产业园内,抬包车穿梭,智能设备高效运转。贵州安润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连铸连轧生产线正在试产,铝水从双元铝业运输到车间只需15分钟,每吨生产成本降低800元,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这个年产6万吨铝合金线杆的项目,将实现西南地区漆包线原料的本地化供应,推动铝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铝产业园的龙头企业“链主”效应显著。通过技改扩能,54家上下游企业沿“再生铝—高端型材—终端产品”布局,形成多条细分产业链。莹月帆铝业生产的0.006毫米厚铝箔薄如蝉翼,每吨售价比普通铝材高1.2万元。企业还在攻关航空级铝材,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铝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产业链招商的集群效应在铝产业园持续凸显。年产30万吨铝用阳极碳素项目即将落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也在对接中。水城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雷征伟表示,通过打造“1小时供应圈”,企业间最远距离不超过5公里,要素配置效率显著提高,这种“抱团取暖”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铝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取得显著实效,园区铝及铝加工产业产值从2017年的19.4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30.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2%,成为全省资源就地转化率最高、下游产业链最完整的铝产业集群。今年第一季度,园区完成铝水供应4.48万吨,实现铝产业产值30.16亿元。随着铝基复合材料等重大项目建成达产,预计全年总产值将突破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