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技术资讯

> 超声波技术解锁燃料电池回收新路径 助力清洁能源循环发展

超声波技术解锁燃料电池回收新路径 助力清洁能源循环发展

2025-05-13 12:29:40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427        0
简介:据测算,若全面推广这一工艺,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可下降30%,同时能减少90%的PFAS环境泄漏风险。双方已启动试点项目,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首条千吨级回收产线,目标覆盖欧洲50%的退役燃料电池处理需求。

在全球积极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氢燃料电池凭借其零排放的显著优势,作为清洁能源技术的杰出代表,正迅速在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氢燃料电池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核心组件回收难题的严峻挑战,这一难题犹如枷锁,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催化剂涂层膜(CCM),在回收过程中存在双重棘手问题。一方面,CCM中不可或缺的铂族金属,如铂、钯等,作为催化剂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它们高昂的成本却占据了燃料电池总成本的40%以上,回收这些贵金属对于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至关重要。另一方面,CCM中使用的氟化聚合物膜(PFAS),化学性质极为稳定,几乎难以自然降解,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永久化学物质”。

传统的回收方法存在诸多弊端。这些方法往往依赖高温焚烧或强酸溶解,不仅能耗巨大,而且贵金属的回收率极低,通常不足60%。更为严重的是,在回收过程中还会导致PFAS泄漏,进而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针对这些问题,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出一种声波分离技术,通过巧妙的三步流程,成功破解了回收困局。首先,将废旧燃料电池组件浸泡在低毒有机溶剂中,以此弱化PFAS膜与贵金属涂层之间的黏附力。接着,采用定制的高频超声波发生器,其频率高达3.5kHz以上,对材料进行水超声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声波会产生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高压下破裂,形成强大的局部冲击力,仅需数秒就能将贵金属催化剂从基底材料上剥离,且分离纯度超过95%。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无需高温或腐蚀性化学品,能耗降低了70%,贵金属回收率提升至98%以上。

此外,研究团队还进一步优化了工艺,开发出连续分层系统。通过刀片式超声波电极的定向作用,能够精准控制气泡破裂的强度和范围,避免对PFAS膜结构造成破坏,从而将其完整分离并集中处理,有效阻断了有害物质扩散的路径。

目前,莱斯特大学与全球可持续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庄信万丰(Johnson Matthey)展开合作,加速了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步伐。据测算,若全面推广这一工艺,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可下降30%,同时能减少90%的PFAS环境泄漏风险。双方已启动试点项目,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首条千吨级回收产线,目标覆盖欧洲50%的退役燃料电池处理需求。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