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动力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头部领航与尾部突围难题并存

动力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头部领航与尾部突围难题并存

2025-05-13 12:34:36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456        0
简介: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4.1GWh,环比下降4.3%,不过同比增长达52.8%。1 - 4月累计装车量184.3GWh,累计同比增长同样为52.8%。在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动力电池产业链正遭受技术路线迭代、市场格局重塑以及产能结构性调整这三重冲击。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4.1GWh,环比下降4.3%,不过同比增长达52.8%。1 - 4月累计装车量184.3GWh,累计同比增长同样为52.8%。在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动力电池产业链正遭受技术路线迭代、市场格局重塑以及产能结构性调整这三重冲击。

非车用市场正逐渐成为影响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4月动力电池总产量达118.2GWh,处于高位水平,同比增幅接近50%。其中,非车用电池需求表现活跃,储能和轻型电动领域的销量同比增幅高达75.5%,在总销量中的占比攀升至26.6%。这一结构性变化反映出行业增长逻辑的深刻转变,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关键节点后,储能电池、电动商用车等新场景开始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新动力。

出口数据充分展现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全球化实力。4月动力电池出口量为22.3GWh,占比64.8%且环比增长4%,前四个月累计出口83.9GWh。这意味着海外市场每售出三辆电动车,就有一辆搭载的是中国电池。这种“双循环”格局的形成,既得益于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等技术突破带来的产品竞争力提升,也离不开国内超大规模制造形成的成本优势。

在技术路线方面,磷酸铁电池呈现出全面领先的态势。其装车占比高达82.8%,将三元材料逼至17.2%的历史低位。前四月磷酸铁锂累计装车量同比增长88%,而三元电池同比下降15.9%。成本敏感型市场对经济性的追求,以及快充技术突破缓解的续航焦虑,使得铁锂电池的性价比优势从A00级车型拓展至B级车市场。比亚迪海豹系列采用刀片电池实现700公里续航,标志着铁锂电池成功突破高端市场门槛。这种技术路径的转变正在重塑产业链价值分布,上游资源需求萎缩,锂盐企业加速向磷酸铁锂前驱体领域转型;中游材料环节,铁锂正极龙头不断扩大产能优势,三元厂商则被迫开拓储能、3C等替代市场。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总产能超过600GWh,但产能利用率不足50%,尾部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行业集中度CR3已达77.5%,然而低效产能出清仍面临地方产业保护、设备沉没成本高等现实阻碍,部分二线电池厂商为维持现金流,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接单,导致行业生态进一步恶化。

在国际竞争方面,当LG新能源、松下等日韩企业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利时,中国电池企业的全球化布局迎来收获期。不过,全球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碳关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贸易壁垒,促使中国企业加速本土化布局,通过创新合作模式规避政策风险并输出技术标准,展现出卓越的全球化运营智慧。当下,动力电池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竞争阶段,技术创新速度超越产能扩张节奏,全球化布局与地缘政治博弈深度绑定,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技术储备、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综合实力。对于仍在盈亏边缘挣扎的尾部企业而言,唯有抓住储能、固态电池等技术变革的机遇,才有可能在行业洗牌中寻得生机。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