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稀土市场出现了价格普涨的情况。据生意社监测,8种稀土商品价格无一下跌,周均涨幅达到1.69%。其中,氧化镝、镨钕合金、镝铁合金涨幅居前,分别为3.42%、2.91%、2.24%。此前三周,这些稀土商品均价还处于下跌状态。这一变化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分析认为,稀土供给收紧以及电动汽车、节能空调等领域对稀土永磁的持续需求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海外稀土价格近期出现了大幅上涨。5月9日,盛和资源发布公告称,以镝、铽为代表的稀土金属产品在海外市场价格大涨。据阿格斯5月6日数据,氧化镝和氧化铽的欧洲到岸价格已达到历史最高值。不过,国内稀土价格目前还未受到海外市场的显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稀土开采实行配额制,供应充足,且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成本压力相对较小,短期内价格保持稳定。
我国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了出口管制。4月4日,中国宣布对镝、铽、钐、钆、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此次出口管制覆盖广泛,不仅包括上游氧化物及金属产品,下游直接应用产品如合金类产品、靶材、钕铁硼磁材等也在管制名录中。这使得国际稀土市场供应受到影响,价格出现波动。
我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24年稀土储量约占全球的48.40%,年产量约占全球68.50%,具有战略垄断地位。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应用广泛。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以及下游产业的发展,稀土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然而,我国每年仍需从美国进口部分稀土金属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稀土市场的供需格局。
近期,国际稀土市场价格因结构性供需因素和地缘风险出现剧烈波动。部分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进行走私出口,我国商务部网站消息显示,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在深圳召开专项行动现场会,严打稀土等战略矿产走私出口。此外,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但联合资信认为,短期内难以动摇中国稀土产业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