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一场“未来能量引擎”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发布会暨投资者交流会。公司针对投资者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回复,大家对贝特瑞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研发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都充满了期待。
贝特瑞发布了贝安FLEX半固态及GUARD全固态系列的多种材料,包括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锂碳复合负极等。这些材料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提供了“高能量+高安全”的解决方案。其中,贝安FLEX系列的高镍正极材料相比同等镍含量的三元材料,电阻能降低6%,而硅基负极材料的克容量可以达到2300mAh/g,搭配使用可以实现更高容量、更安全可靠的电池性能。
在电解质方面,贝特瑞采用了聚合物电解质与氧化物电解质的复合方案。这种方案结合了聚合物的韧性和氧化物的热安全性。在零下10℃的条件下,相比液态电池,电芯内阻可以降低10%,针刺安全性也能提升80%。这种创新的电解质方案为固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更加出色。
贝安GUARD系列全固态电池体系中,贝特瑞推出了超高镍型正极和富锂锰型正极材料,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在固态电解质层,公司开发的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超过10mS/cm,而应用于极片层的硫化物材料,颗粒度可以控制在500nm以下。此外,贝特瑞还开发了行业内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锂碳复合负极使用的高性能三维骨架结构材料,这种材料具备低体积膨胀、长循环寿命、高输出功率密度等特点,为全固态电池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贝特瑞表示,目前发布的固态电池材料均已具备量产技术条件,可以应用于数码和动力领域。不过,实际量产还需要匹配下游电芯厂商及终端车企的验证周期与需求节奏。2024年是半固态体系具有代表性的一年,已经有实际的固态电池产品出货、装载和终端应用。可以预见,未来半固态体系材料会很快实现量产。而目前行业普遍将2027年作为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的时间节点。